一、三国考察随感
我们跨出这一步,用了至少十五年以上的时间。在年金融危机之前,人们已经发现了中国劳动力红利逐步消失的问题,香港街头的小摊上已经遍布讨论越南、缅甸等国家开发、产业转移的书籍。年之后,这个问题逐步浮出水面,所有长着眼睛的人都看到了这个问题。
但正所谓“见日月不为明目,闻雷霆不为聪耳”。中国大妈分析中国股市的时候,她们看到了所有的问题。然并卵,这并不解决问题。战略之后,最重要的是要有一支能够执行战略的队伍,如同成吉思汗的骑兵一样,横扫所有战略要塞。以看到问题为骄傲,已经成了我们效率低下的重大表象。反之,如果是1%的战略,99%的执行,则意味着我们极大的降低了成本,极大提高了我们的效率。
也意味着,我们看到了问题的本质。
以迈出这一步为极大的困难,以迈出这一步为极大的骄傲,以迈出这一步为一阶段的成功,说明我们仍然没有准备好。
韩国人、日本人的企业在这边已经悄悄地经营了20多年。15年前我们来观光的时候,越南、缅甸、柬埔寨等国家已经遍布丰田、本田、现代的车子。我们这次来的时候,越南、柬埔寨已经遍布本田的摩托,很少看到中国的。就这种市场开拓的战略和精神而言,你就不得不佩服这些岛国的企业。
当战略已经成为一个跟进措施而不是领头开拓的时候,我们还在办公室里面想着是迈左脚还是迈右脚,毫无疑问这是有问题的。然而更要命的是,我们还会有疑问,现在去会不会迟?我们是否能够做好?我们的团队在哪里?
如转圆石于万仞之山者,势也。时代已经把这块石头放在了巅峰,我们所要做的,只是借力推动这块石头而已。这块石头一定会动的,你不推,有太多人在推;它动起来一定是摧枯拉朽,所向披靡的。它会碾压我们,还是会被我们推动,只是这个问题,而不是别的问。
东南亚某工厂实景二、三国考察实情
7月22日,我们在胡志明市,南越的优越性骨子里还在。中美贸易战显然让越南收益不少。胡志明市的工人工资,基本工资加保险已经到了美元以上,而且很多工厂缺乏工人。很多工厂老板甚至质疑我们到访的意义:工资不低,还缺产能,你们来干什么呢?从劳动密集型的产品来看,越南的优势显然是河内一带。
7月24日,我们在柬埔寨的金边。柬埔寨的工资水平比越南会低一点,工人可以拿到美元以上,我们拜访的工厂产能基本已经饱和。这种现象会随着中美贸易战的进行而进一步恶化。年柬埔寨人口多万,平均年龄27岁左右。未来还有至少30年的红利期。
7月26日,到了缅甸的仰光。这里的基本工资进一步更低一点,工厂工人都是千人以上,平均月工资-1人民币。7月是中南半岛的雨季。在胡志明市的时候,只是下午会稍微下点雨,很快就停;到了仰光,雨水就多了,像泼下来的一样。仰光市政基础较差,雨水在很多工厂弥漫,路面也损坏严重,很难通行。这些城市里面,感觉最深刻的就是交通堵塞,一个小时的计划基本要按照两个小时来安排。说好听一点,这里也充满了中国八十年代野蛮生长的感觉,那种朴素和葱茏,草长莺飞的。
殖民地时代并没有给当地留下什么宝贵的遗产。东南亚人民辛勤的双手创造了近几年平均6%以上的GDP增长速度。我们看到了胡志明市越来越多的摩天大楼;也看到了漫街涌来的摩托大军,人行道都没有的大街。我们看到了金边湄公河边傲视维港的美景,柬埔寨王宫在美丽的两河交汇处静静的看着两岸的发展;也看到了遍地的垃圾,接我们的二手车子连续突然抛锚了两次。我们看到了仰光巨大的工厂,巨大的发展潜力;也看到了鳞次栉比的贫民窟,我跑步进入到贫民窟里面,真的被惊呆了。托钵乞食的僧人赤脚踏过,让人想起这片土地曾经的繁荣。
三、考察实际应用
如果说20年前我们就有这样的眼光去开发东南亚的劳动力市场,我觉得有点过了。那个时候中国处于加入WTO的前后,中国劳动力市场的红利还刚刚开发出来。但是10年前我们已经充分意识到我们面临的和即将面临的问题的时候,我们还没有相应的战略和行动纲领,应该是真的有点迟钝了。
但以改革开放40周年为起点,我们再出发,以初心,谦虚面对市场,当好小学生,为未来10年打好基础,应该还不算太迟。但这些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应该是要解决好我们的战略性破坏的问题,是思维,是概念。
我们一步迈了15年,而且还只是处于调研阶段,是因为我们糊涂吗?是因为我们缺钱吗?是因为我们不想做吗?都不是。是因为和现实的利益相冲突。东南亚生产势必要求较大的利润空间和较长期的订单支持,这些都指向一线的市场、直接的客人,而不是二手订单。一旦和直接客人联系,我们就要冒着丢掉现在客人的风险。经过多年皓首耕耘,我们显然更习惯于现成的订单。
再者,一线市场、直接客人,不是你说做就能做的。一个客人的培养,从交易会接触到对方感兴趣询价、打样,到下单出货,没有2-3年的耐心,是培养不起来的。一个订单的培养,从研发设计到打样修改,到订单的跟进、出货,到单证、结汇等,没有一整个团队高素质的跟进,是培养不起来的。东南亚的可持续发展,意味着我们所有战略的转向,包括研发中心、人力资源培养、重点客户的维护、重点团队的培养等等。
三个国家走一圈,我们看到的是,自我革命的创新才是我们需要的。不愿意和现实利益相冲突,看不到未来,我们永远无法迈出这一步。以我们的体量来看,谈排华情绪、工人饱和度等,都是次要的。Tobehonest,我们公司体量太小,跟着跑即可。当然,做项目计划是应当的,但动作仍然需要简洁、明快。
四、东盟新潜力:泰国、大马
这是一块广袤的土地。从地缘政治来看,中南半岛和马来半岛都必须是我们的战略合作伙伴。这上面有6.25亿以上的人口,链接亚洲、大洋洲,东连太平洋、南邻大洋洲。克拉运河一旦有望成为现实,这块土地在“一带一路”上的意义更显重大。
东南亚某工厂实景当他们的眼睛看着我们的时候,我们感到了亲切。是因为肤色吗?是因为一衣带水的历史吗?是因为从他们的眼睛里面我们看到了我们的八九十年代吗?他们的眼睛里面,应当可以折射出我们迈向非洲、中南美的步伐。从东南亚辐射欧洲、美国,从东非辐射欧洲,从中南美辐射北美洲,这里面巨大的空间需要我们找差距、抓落实。巨变的宏观环境,大风起兮,安得猛士!
我们需要去掉一些多余的动作。这样我们才能快一点,简洁一点。要做减法,我们才能聚焦在我们想做的事情上面。如果一个组织能够聚焦在一点,应该可以无坚不摧的,现在开始,还是可以做点事情的。
借用左宗棠的话,东南大利,万水朝宗。诸君其有意乎?(-7-27)
锦屏山文化振兴研究会温金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