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前的孩子到底该放养还是陪学?学些什么?怎么学?
孩子小的时候是什么最重要,是该放养还是该陪学?因为在我儿子身上放养和陪学都实验过了,我觉得自己还是比较有发言权的
第一:学龄前的放养
先说说放养:家熊孩子在小学之前一直是放养,就是带孩子带得特别粗的那种。任何他喜欢的事情,只有安全有保证,我们都会让他去尝试。比如说10个月还不会走路的时候就天天带着他去滑溜溜梯。虽然独立不会走路,但是抓着扶手可以自己走上台阶或者爬上台阶。我们也从来不怕脏,不怕累就是带着孩子各种户外活动,各种玩。两个月的时候,正好是国庆节,就带着他舅爷爷家,姨姥姥家到处跑。
2岁半带着他去桂林北海,湖北,甘肃,蒙古……总之只要节假日就带孩子出门。大一点后又去了新加坡,泰国,越南,柬埔寨等国家,我坚信读万卷书,也行万里路。扩大孩子的视野,让孩子了解到除了身边和周围,我们的世界还如此之大。
第二:学龄前的立规矩
除了户外活动,其实在上学龄前尤其是三岁到6岁这个阶段,是给孩子立规矩的阶段。应该告诉孩子什么是规矩和原则,无论做什么事都必须讲规则,不能越界,超出了底线就得受罚。
比如:
1.不能浪费粮食,水资源
2.要遵守交通规则,坐车要系安全带
3.办事要排队
4.公共厕所不能大声喧哗
5.尊老爱幼
等等
其实这个阶段我们可以利用好绘本,每天进行睡前半个小时的亲子阅读,把日常行为习惯的书讲给孩子听,并且坚持进行指读。这样不仅仅可以让孩子在潜移默化的点滴学习中知道什么是对的,养成日常生活的各种行为规范,还可以培养好爱上阅读的好习惯。
这个事情我当时没有做,我已经错过了孩子读绘本,学习养成日常生活好习惯的最佳年龄,所以现在想起来非常的后悔,在这里用我自己的坑提醒大家,如果孩子还小,还是学龄前,一定要把绘本的亲子阅读做起来。好处太多了。
6岁之前的放养,孩子性格比较好,开朗活泼,和谁都能聊到一起,和谁都能玩到一起。坏处就是在该立规矩的年级没有做好,后面就得一遍又一遍的喊着立规矩,熊孩子经常还当耳旁风。现在想改过来有点难了。所以提醒大家该立规矩时一定要抓住,事半功倍,以后会很省力气。
第三:学龄前基础知识的掌握
语文:我觉得,学龄前,上小学前应该认识一些汉字,我没有具体统计过熊孩子认了多少汉字,但是我家孩子在大班的暑假就已经可以自主阅读了。这为他后来一年级开始的大量阅读做了最好的准备。
数学:不要超前学,但是要培养数感,应该数数能数到,然后平时可以带着孩子做一些日常数感的小练习。比如吃了几口饭,现在吃的是第几口。拿黄豆做教具,帮助孩子数数,十个一堆,十个一堆,教会孩子十个一是一个十等等。培养对数学的数感和兴趣。
英语经常听简单到儿歌和看小猪佩奇icon这样的原版动画片,做好听力练习。
运动:我在熊孩子上大班的时候给他报了游泳和轮滑,游泳报完班学会了以后,我又办了一张健身卡,经常带着孩子游泳,不仅锻炼了孩子的体魄,也锻炼了孩子的意志。虽然是恒温泳池,但是泳池是没有暖气的,穿着泳衣走进泳池都是需要勇气的。但是我那个时候风雨无阻一直带着孩子游泳,一直游到元旦后疫情来了游泳池停业。
幼儿园的时候趁学业不太忙,尽量让孩子接触一下兴趣班:乐器、画画、舞蹈、书法等等,也许不能成名成家,但是最好选择一项坚持下来,有一项能拿得出手的特长对孩子以后上学才艺的表演或者是上学上班压力大了,有个减压的爱好是特别有好处的。
大家好,我是旺仔妈妈育儿,希望我的分享对您有所帮助,喜欢我的朋友点我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