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在分析楼市的时候有意无意地将房地产比喻成一种博弈状态;
那在这场博弈中,怎样才能成为赢家?
01房产博弈中的输家与赢家
地产商努力活下去
年,某宇宙行年会上打出三个大字
道尽了房企的不易。
据报道年至今已有数百家房地产开发企业结业。
在这个土地资源越来越稀缺,调控力度越带越大,销售去化速度越来越慢的大事环境下。
活下去是国内大小房企全体的愿景。
销售的绝境
房企不好活,房产销售自然也不好混;
买房人少卖房人多,销售竞争激烈。狼性文化下,你争我抢的大战最后往往都是输家。
这个就是近年房企校招、社招都陷入困难的原因;
也是大多数房地产销售都是初出社会的年轻人。
当发现自己拼不过刚入行年轻人,又升不上管理层的时候;
往往就是地产生涯结束的时候。
钱都给谁赚去了
既然地产商活不下去,那房地产的最大得益者是谁?
是广大市民。
土地成本往往占项目售价的一半,
还有开发过程,销售过程,办证过程的各项税费。
都通过各种途径变成地区的公共配套资源,
反哺地方的市民。
02这次场博弈我们有什么选择
买和不买是个难题
在我们普通市民而言,这场博弈仅仅有两个选择
买or不买
不买可以吗?
理论上是可以的,如果租售同权落地执行后情况会更好
但是
近期多地劝返租客的工作指引令我知道
有房子,我才是这个城市的市民
我的养老、医疗、教育需求才能得到尊重
钱放哪去也是个难题
另一个问题就是,在物价飞涨的形势下,
资金放在那里比较稳妥。
除了身处快速上升的行业及公司的老板,
不然都有“理财刚需”
在各种“零和博弈”“废纸游戏”
普通人获利几率不高。
这个就是近年柬埔寨、越南、马来西亚等等地越来越多华人购房的原因。
水可梳不可堵,在国内受到各种购房限制的购房需求都外溢到国外了。
不怕买贵,只怕买错
当然,在一些不熟悉区域的购房置业并非一个好选择。
购房不能看价格,得看价值。
关于怎么选购是一个很大的命题,以后我们再详细探讨。
不过我觉得有三个心法:
不怕买贵,最怕买错以自住的心态选房子.好租的房子才是好房子
在购房置业这场博弈中,只能选择买或不买除非你有追的上物价上涨的投资渠道,不然不要持币观望炒楼只能贡献税费,自住/出租才是房子的合理用途
延伸阅读:
广州长租公寓市场调研
广州地产年四大趋势预判
疫症促需求,广州楼市迟来的小阳春
复工后上半年看房的人多吗?
买房“砍价”必杀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