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澜湄以合作应万变新华社新媒体

澜湄合作发生了不少变化,也凸显出很多坚定不变的特质。变与不变之间,折射出澜湄合作的丰富内涵和重大意义

四年多来,澜湄合作机制不断完善,领域不断拓宽,内容不断丰富,程度不断加深,但所有项目都着眼发展,让流域人民获得实实在在的收益和红利

唐奇芳

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第三次领导人会议8月24日以视频方式举行,会后发表了《万象宣言》,全面规划未来合作蓝图。澜湄合作机制成立四年多来,澜湄合作从快速拓展期迈入了全面发展期,发生了不少变化,也凸显出很多坚定不变的特质。变与不变之间,折射出澜湄合作的丰富内涵和重大意义。

澜湄合作三大变化

一是合作机制变得更成熟。澜湄合作是由流域六国(中国、老挝、柬埔寨、缅甸、泰国、越南)共商、共建、共享的新型次区域合作机制,四年多来发展迅速,机制建设日益完善,各领域合作机制的相关人员、机构、活动均得到落实,开始发挥功能。

澜湄合作因水而生,水资源合作是澜湄合作的五大优先领域之一。澜湄六国在水资源领域建立了部长级会议和联合工作组的协调机制,共同制定了行动计划,成立了水资源合作中心,举行了水资源合作论坛,开展了广泛技术交流,促进了数据、信息和经验共享。

产能合作同样属于澜湄合作五大优先领域。澜湄国家产能合作联合工作组迄今已经举办了四次会议,完成《澜湄国家产能合作三年行动计划》、组建澜湄国家产能与投资合作联盟、开展“多国多园”合作,多边产能合作逐步从共同意愿变成具体行动和现实成果。例如,纺织服装行业作为澜湄国家的支柱产业之一,成为推进产能合作的重点领域。年六国服装纺织行业协会举办了首次纺织业峰会,启动“澜湄纺织服装产业对话”长效合作机制。

二是合作成果更丰硕。澜湄合作专项基金迄今已支持开展了多个项目,为湄公河国家提供了4万多人次培训。即便是今年初以来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也没能阻止澜湄合作向前推进,取得成果。

六国同舟共济、守望相助、共抗疫情,努力恢复地区经济活力。今年上半年,中国对湄公河国家贸易、投资额逆势上扬,分别增长8.7%和33.5%,湄公河国家对华农产品出口同比增长21.2%。

三是合作环境变得更复杂。近年来,美国遏制中国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在中国周边建立排他性地区机制,妄图孤立、围堵中国。其中东南亚是美国的主要目标地区。

美国加大了对澜湄区域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32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