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还能挡住越南的抢食吗

越南制造业抢单?

大家都知道,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国内YQ在很多地方此起彼伏,上海、北京、深圳、苏州这样的经济重镇也是深受其害,同时也部分影响了相关地区企业的正常的生产,物流等等活动。

而越南,虽然去年Q3由于疫情影响,有订单转移但我国,但是从Q4开始,企业生产也是快速恢复,目前已经恢复正常。

可以观察越南制造业PMI(采购经理人指数)一直在荣枯线上方,表示在扩张区间,企业的扩张生产意愿比较强。

作为对比,有人担心越南抢了我国制造业的订单。

越南制造业

越南,位于东南亚的中南半岛东南端,三面环海,地形狭长,略呈S型,北与中国广西、云南接壤,西与老挝、柬埔寨交界,国土狭长,面积约33万平方公里,截至年底,越南全国人口万人。

越南,有人称其依靠“摸着中国过河”方式发展经济,吸取了我国之前采用的一些招商引资方法施行政策,利用其区位优势和人口红利发展经济。实话实说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这从很多方面都能看出来,以资本市场为例。虽然资本市场,尤其新兴市场短期不一定能正确反映经济的走势,但是拉长看还是可以正确反映趋势的。

来看下越南胡志明指数的走势,近期虽有所回调,但是整体看越南股市已经上涨多年了,妥妥的长牛。

越南产业结构

既然越南学习的是我们国家的发展模式,那么与我国起初类似,主要以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根据统计,越南出口的主要商品为家具、服装纺织、塑料制品以及计算机、手机以及零配件等。而这其中,又以对美出口为主。

受当年中米MYZ影响,很多计算机、消费电子企业为了减少关税影响,将部分组装厂设在了越南。从我之前跟踪过A股上市公司就包括消费电子龙头立讯精密、歌尔股份,面板巨头TCL等等。也是从那时开始,越南计算机、消费电子出口开始大幅增加。但,要注意的是越南也仅仅是组装厂。

另外,从身边的真实案例来看看。之前有朋友曾在苏州三星笔记本电脑工厂工作过,正是由于三星电脑组装厂迁到了越南,苏州的三星笔记本电脑工厂解散了。但是,其研发部门还暂时保留了下来,并未一起搬迁。

虽然,笔记本电脑研发算不上什么高精尖的业务,但是没有一起搬迁也说明越南的工业水平以及员工整体水平相对还比较低。

半导体行业对比

再从另外一个行业来进行对比,就是半导体制造业。纵观全球,任何一个经济崛起的国家,半导体都是必须赶超的一个行业。无论欧美还是日韩,以及我国的台湾,无一不是如此。

半导体行业,可以简单分为设计制造封测三个环节。越靠近上游,价值量越大,设计最高,制造次之,封测最低。

我国最早也是大力引进外资发展半导体产业,但受限于当时各种客观原因,附加值最低的封测先发展起来。

但是到现在为止,已经跨过封测,进入了fab和设计领域。外资方面有intel这样的CPU大厂,以及三星电子在海外唯一的3D闪存工厂西安工厂等等。

而内资方面,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国内已经孕育出了中芯国际,华虹等一批FAB厂,以及专业的存储器制造商合肥长鑫和长江储存。目前还有FAB厂在不断建起来。反观越南好像还没有一家真正意义上的纯粹的FAB厂。

芯片设计那就更不必说了,让美国人感到害怕的海思就是其中的翘楚。

(题外话,也不是乱吹,国内的半导体对比欧美日韩确实有差距,但是比越南还是强太多了)

中越制造业之争

整体来看,越南制造业的崛起主要还是依靠外资,包括中国、韩国、日本等周边国家。虽然,这几年多种原因导致一些国内的内外资企业对部分行业产业链低端的移转到了越南,但是这是必然。

因为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产业链的不断上移,国内产业某些特定环节的“外溢”是必然,因为中国这么大的体量不允许也不可能再依靠牺牲环境来发展经济了。

中国受益于多年的发展,在很多行业已经形成了综合的优势。包括成本低且完整的产业链、低廉的运输成本、广阔的消费市场。这些优势都不是短期可以超越的。

短期来看,中越制造业其实还有一些是互补的。中长期来看,随着经济的发展,包括越南在内的一些东南亚国家,由于有相对于中国有不同的优势。部分产业部分环节的转移是合理的,也有可能发生的。

但是,不是现在。当越南有可能走出来像宁德时代、药明康德、华为之类的在全球范围内有竞争力的公司的时候,可能真的要担心了。

换句话说,老美喊了那么多年的制造业回流都没有实现,越南有那么容易替代中国?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32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