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有两户人家比邻而居,不过家境却大不相同,一个十分富有,一个特别贫穷,但是即便这样,两家人关系还是十分友好。
有一年这两户人家住的地方发生了天灾,粮食颗粒无收,富人看穷人可怜,就给了他们一升米,帮助他们度过了难关。等熬过了难关之后,穷人就拿着一升米去还给富人,并且感谢他们的救命之恩。
富人接待了穷人之后,转手又送给了穷人一斗米,没想到的是穷人接受了东西之后,竟然对外人说他小气,应该多送一点给他们。富人听说这件事后,怒火中烧认为自己不小心惹了一个白眼狼,于是开始便不再跟穷人来往,两家从此交恶。
这就是升米恩斗米仇的典故出处,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是每个人都会记住别人的恩情,有的人就是贪心不足蛇吞象,永远不会有满足的一天,甚至最后可能因为一些眼前的利益,而伤害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不仅人如此,就连国家也如此。
比如我们曾经帮助过的越南,为了一味地讨好别的国家,不顾往日情面跑到我们边境进行侵略,最终被我军重新教做人。
面对这种“白眼狼”,当年反越总指挥许世友“撤军时”,在凉山做了一件事,让他们的领导人黎笋看后怒火中烧,也算是给我们国家出了一口恶气!
战争的背景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中苏关系的逐步恶化,越南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便成了继中国之后在苏联面前有存在感的国家之一。
为了“讨好”苏联,越南自然而然便将我国作为它的头号敌人,丝毫不念及在它抗美战争中,我国对他们的诸多帮助。
在中美关系逐渐缓和之后,我国在他们那里已经成了肉中刺的存在,频频放任自己的军队在我国边境随意骚扰,给我国军民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越南与中国的战争似乎成了一件板上钉钉的事。
在越南境内,他们开始排华,对华侨们进行无差别的烧杀抢掠,造成了世界震惊的杀害华侨事件。对外他们派遣武装人员越界进行侵扰,打伤边民,推倒界碑,蚕食边境,制造了浦念岭、庭毫山等事件。
当时我国主要的边境问题还是东南台海一方和中苏边境问题,但没想到越南一举攻下了我们的邻国柬埔寨,给我国的领土造成了极大的隐患。
为了支援柬埔寨和避免唇亡齿寒的局面发生,我国于年12月7日召开会议,并于8日下达了对越自卫还击作战的决定和命令。
骄傲自大的越军
越南一开始以为我们只是发表一下声明而已,并没有将我军战士放在心上,仍旧在入侵柬埔寨的同时骚扰我们的边境。当时的作战总指挥许世友上将带领着将士们一路冲锋陷阵,不仅将越南兵赶出了中国,还向越南境内突进了20-50公里,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其实越南的失败是注定了的,虽然它背后有苏联武器装备做后盾,但是打仗可不是一味地靠装备,还得讲战术,苏联专家了解的是远东战场作战方法,对于东南亚这边的丛林作战可是两眼一抹黑一概不知。
而且最让人啼笑皆非的是,当时的越南好多军事指挥官都是来我们国家学习过军事战术的,因此这场战争的实际是学生被老师吊打的战争,失败可不是必然的嘛。
不过没想到越军面对节节败退的战事,非但不投降,还使用国际上早就禁止的生化武器,导致我军战士受到了极大伤害。
许世友将军一看,火气可是蹭蹭往上冒,谁也拦不住。而越南虽不仁,但是我们不能不义,毕竟他们百姓也是无辜的,于是许世友将军下令拿炮火给死命地打,直到打到他们豪无还手之力方能停歇。
偷鸡不成,蚀把米
很快,越军便如许世友将军估计的那样,龟缩在一边再也不蹦跶了,这时许世友将军也收到了国内领导要求撤军的命令,不然再打下去,我们可要有理说不清了。
为了大局为重,许世友将军虽然心中怒火还未散出十分之一,但是也不得不撤军回国。
不过在撤军的时候,他将我国曾经无偿捐赠给越南的物资全部打包回境,一件不留。当时的领导人黎笋知晓这件事后,怒火中烧。不过他再如何生气也改变不了事实了,其实早在做出骚扰中国边境决定的时候,他就应该预料到这个结局,中国人不惹事,但是也从不怕事!
有时候我们不发声,但不代表我们好欺负,越南妄图通过侵略我们来达到讨好苏联的目的,终究会落空。一切背叛朋友,背叛人民利益的所作所为,最终只会得到一个偷鸡不成,蚀把米的结局。
小结:
其实现实生活中,像越南这样忘恩负义的“白眼狼”还有很多,有的人在接受别人帮助的时候,并不会想到“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句话,反而会有一种别人帮助他是应该的错觉。
因此在我们能够有能力帮助别人的时候,切莫一味的当“圣母”,乐于助人是一种美德不错,但是不要成为老好人,给那些游手好闲的人可趁之机。
因为在我们尽兴帮助别人的同时,可能还会有人在暗地里注视着我们。有道是财不外露,谁知道在我们帮助别人的时候,会不会有“有心人”在一旁谋划什么呢。
都说学习历史能够知古今,明事理,在了解了中越战争的背景和前因后果之后,我们也要擦亮自己双眼,要学会看人。有道是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只有在保证自己利益不受损害的前提之下,帮助别人才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