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蚊子有了1千倍的抗药性或是近期

近日,日本科学家葛西真司及其研究团队对来自亚洲的几个国家及非洲加纳的蚊子,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后,发现这些蚊子发生突变后,有了倍的抗药性!几乎不受氯菊酯类杀虫剂的影响。

01

葛西真司称,目前柬埔寨的埃及伊蚊有90%都具有突变能力,这也导致这些蚊子的抗药性极强,一些蚊子的抗药性竟然能够高达倍,而在此前,这些蚊子的抗药性最高也才倍。

该研究发布后,世界卫生组织很快做出了回应。

年4月5日,世卫发布警告,称因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导致登革热等由蚊虫传播的疾病开始迅速蔓延,影响范围越来越大,感染人数与日俱增。

世卫呼吁世界各国采取紧急行动控制蚊子传播、加强疾病监测,以免暴发更大规模疫情。

众所周知,杀虫剂里最主要的化学成分就是除虫菊酯,对昆虫具有强烈的触杀作用,其杀虫毒力比老一代杀虫剂如有机氯、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类要高10~倍。

但是随着蚊虫的不断突变,对除虫菊酯的抗药性也越来越高,科学家们对除虫菊酯的杀虫功效愈发担忧。

目前我国对于防蚊虫传播的传染病,主要针对于水源的管控。因为蚊虫有卵、幼虫、蛹、成蚊四个阶段,除了成蚊之外,前三个阶段的蚊子其实都是生活在水里的。所以我国对水源进行管控,也就是切断蚊虫产卵和卵化的途径,让蚊虫无法大规模繁衍。

比如前段时间浙江就出现了登革热感染病例,我国便将该区域内存在蚊子产卵的水源进行了彻底消杀,这一防疫措施是非常有效且成功的。

02

登革热是登革病毒由伊蚊(俗称花蚊或者花斑蚊)传播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属于我国法定乙类传染病。

伊蚊是传播病毒的主要蚊种,其中又以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为主,人与人之间不会直接传播。

登革病毒分4个血清型:DEN1、DEN2、DEN3、DEN4。当雌蚊叮咬了带有病毒血症的病人和猴类后,病毒在蚊体内增殖,经8-10天的潜伏期,再将病毒传播给健康人。感染登革热后可获得对同型病毒的免疫力,一般为1-5年,对异型病毒无交叉保护。因此可发生第二次感染,而且在第二次感染时,还可能引起登革出血热(DHF)和登革休克综合征(DSS)。

感染登革热之后,起病较急,高热时体温会达到39~40度,皮肤会发红,颜面颈胸四肢的皮肤会红肿充血,身上会疼痛并出现皮疹,也可出现身体不同部位的出血。临床主要表现为:高热、头痛、肌肉痛和关节痛、皮疹、淋巴结肿大及白细胞、血小板减少。

伊蚊感染登革热后表现为无症状,但可终身携带和传播病毒,并可经卵传递给后代。

如果确诊为登革热,医院防蚊隔离治疗,以免经蚊子叮咬将病毒传染给其他人,隔离时间一般为5天左右。

登革热是一种具自限性倾向的传染病,目前尚无特效的抗病毒治疗药物,主要采取对症支持治疗、一般处理及预防性治疗等措施。少数重症登革热病例可因重要脏器功能衰竭死亡。

登革热的易感人群一般包括体质比较弱的人,比如老人、小孩等,以及处于感染区内的正常人,都属于易感人群。

03

从全球来看,当前登革热疫情形势不容乐观,无论是感染人数还是死亡人数,都要高于往年。

泰国确诊超万例登革热感染病例!已致11人死亡!

4月10日,泰国公共卫生部发布报告称,年1月1日至4月5日期间,泰国登革热确诊病例达到1.万例,已造成11人死亡,报告显示泰国最近一周确诊病例为例,呈上升趋势。

巴西七成以上城市出现登革热病例!已致人死亡!

4月7日,据巴西当地媒体报道,巴西卫生部发布的流行病学报告显示,年,该国有个城市报告了登革热病例,占巴西城市总数的75%,其中,死亡病例例。

我国浙江省、江苏省、福建省已现多例登革热病例,发病人员均有境外流行病学史。

浙江绍兴市疾控中心2月报告1例登革热输入病例,是去年10月以来浙江省发现的首例登革热输入病例,为春节期间到泰国旅行人员。

今年3月,福建莆田市发现境外输入登革热病例,福田疾控紧急提醒市民出境旅游需密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691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