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热,马拉松体验感断崖式下跌,可以高温

热,是夏天的主旋律,的夏,史无前例地热。

就在7月6日,地球上出现了最热的一天,平均气温达到了17.2℃——这是全球各地,包括海洋与两极的温度均值。

自年有记录以来,仅有的平均气温超过17℃以上的日子,共7天,全出现在我们正在经历的今年七月。

就在这一天,国内最高气温出现在河北的平山县,4.7℃。石家庄以41.9℃的气温,打破年来同期最高纪录。

北京南郊观象台观测到41℃的高温,这是北京今年第五次超过40℃的高温天。这样的日子自有记录以来只出现过11次,今年就占了一半。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不管什么地方,都要比往年热一些。虽然国内绝大多数地方的马拉松都进入休赛季,但还是有一些地方自恃“凉快”,照常办。

毫无意外,都是高温马了。起跑时温度还可以,太阳一出来,气温直线上升,10点后就会飙升到0℃以上,这样天气状况下的比赛,不可能体验感会好。

一场优秀的马拉松,必须得在一座城市一年中最适合的季节去办。高温下办赛,赛事风险大幅提升,很难讲会是一场好的马拉松。

疫情期间,马拉松曾有“熔断”机制,不过针对的是公共卫生事件。我在想,从马拉松发展的角度,我们是否应该引入高温“熔断”机制。从天气上,给马拉松设置个“上限”,一旦触发,马上叫停。

这样,是增加了马拉松的不确定性,却更安全,也更有益于马拉松更健康的未来。

提早开赛?

马拉松比赛日都是很早就确定的,谁也不敢保证比赛时的气温情况。

以深马为例,档期在12月中旬,这个季节,放在深圳,是比较“凉快”了,可是深马也出现过暴热天气。2深马移至今年2月19日办了,也是让人热得难以忍受。在深马的前一周和后一周,气温倒都相对友好。

现在的天气预报已经非常科学了,很多赛事组委会赛前都会发布天气预报。通过数据,大家对这场马拉松的天气状况,心中也基本有个底,组委会也会据此积极应对高温状况。

事实上,组委会能做的,无外乎增加些降温点,多几个补给点,只能说聊胜于无吧,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

国内目前绝大多数马拉松的起跑是在07:00—08:00的区间。在07:0和08:00这两个时段最多。我上半年跑过的比赛中,深马、宝安马、柳州马、稷山马和贵阳马都是07:0起跑,云浮半马、连南半马和桂林马是08:00起跑。

上半年办过的赛事中,最早的是太原马07:00起跑,厦马第一枪是07:10,共五枪,最后一枪是07:40。

为避免马拉松更多时段处于高温状态,将比赛起跑时间提早,应是一个可行的办法。

按07:00起跑的话,加上六个小时,完赛也要到1:00了,正午时分,正值最热。很多比赛的高温,从10:00后就出现了。

我在年8月初去柬埔寨跑吴哥窟马时,是凌晨04:0开跑,我跑了五个多小时,到最后几公里,也觉得非常热了。

国情不同,国内赛事很难提前到这么早。但是,在07:00的基础上,再往前提一提,还是大有空间的。早点开跑,比赛中的高温时段就会缩短,于赛事体验大有裨益。

熔断比赛?

翻阅了下田协的马拉松管理文件,里面有关于赛事“熔断”的,却没有关于天气的。

在2年月1日,国家体育总局发布了关于建立健全体育赛事活动“熔断”机制的通知,通知中列出了体育赛事活动组织者应当启动“熔断”机制的几种情形: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其他可能导致不再具备办赛条件的情形。

当时总局发布这样的通知,主要是“应对”疫情的。去年,的确也有一些赛事,因为疫情缘故被“熔断”的。

因为天气原因“熔断”比赛,6月4日在深圳曾出现过。那是中国田径大众达标系列赛深圳龙岗站,07:0的比赛,00余人,在米、米比赛结束后,该米了。

这时,根据温度计显示,实时气温达到5℃,地面温度达到9℃。主办方经过多方协商后,决定采取“熔断”机制,通知选手离场。

对于这样的“熔断”,事后“中国田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539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