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对越自卫还击战已经离我们远去40余年,当年保家卫国的英雄们已经老去,但是,中越双方在这场战争中的较量,值得我们回味。
在这场战争中,野心勃勃的黎笋集团试图使用“田忌赛马”策略取胜,中国伟人邓小平则来个火烧连营,由北向南一线平推,歼敌10万之众,不仅打出了国威和军威,还为中国今日之富强奠定了重要基础。
从头到尾仔细分析这场战争,就不难发现,越军当时有多么的阴险毒辣,更不难发现,越南自称世界第三军事强国,并非浪得虚名。只是,战场无亚军,越南最终输了国运。
挑起中越两国之间战争的罪魁祸首
对越自卫还击战这场战争,由越南黎笋集团主动挑起,这是妇孺皆知的事情。此事要从北越建国初期开始说起。
年9月初,刚刚脱离日本侵略者魔掌的安南地区,法国殖民者卷土重来,安南青年胡志明、黄文欢、武元甲等人揭竿而起。
不过,胡志明等人建立起的武装力量太弱,从年一直打到年,而且还是在中国解放军的直接介入下,才取得了局部胜利。胡志明在安南地区北部建立的越南民主共和国,其合法性才得到各国的正式承认——史称北越。
当然,世界各国承认北越合法性是有条件的,那就是北越停止对外用兵,胡志明班底要在日内瓦与几个主要国家白纸黑字签订协议,战事就此消停。
此时,安南地区一分为二。后来,法国因自身资源短缺,干脆不要印度支那地区了,美国人就来接手。不过,美国人胃口没那么大,只要安南地区南部(也就是南越),柬埔寨和老挝就任其自生自灭。
兵强马壮的美军入驻南越后,并没有睡上几天安稳觉,北越并没有遵守此前的日内瓦协议,不断指挥身居南越地区的北越游击队袭扰美军。
年初,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苏联赫鲁晓夫也不同意北越继续挑起战争,北越当局为了争取苏联的支持,消停了一阵子。
当时,黎笋只是北越游击队南方战区负责人,还没有进入北越核心领导圈,但其一直坚持在南越地区用兵,因为能言善辩,因而在年末力排众议,让北越再次撕毁日内瓦协议。
随着冲突不断升级,南越军队太没用,年,美国人纠集了多个国家的军队,直接介入越南内战——史称越南战争。
越南战争爆发时,胡志明已经被黎笋架空,仅仅是北越名义上的领袖,兵权决策权基本掌控在黎笋手里。
年,胡志明逝世,黎笋通过篡改胡志明遗嘱的方式,对北越形成独裁统治,凡是有不同意见者,不是架空就是想办法除掉。
年,美国遭遇能源危机,力不从心,撤出中南半岛之事已经成为定局。不久,黎笋率北越代表团访问中国,一开口就要求中国提供不切实际的援助,要帮助北越夺取整个印支三国的统治权。
周恩来总理为了打消黎笋集团这种不切实际的念头,特地带着黎笋一行去了一趟延安,希望他们可以看清形势。
结果,野心膨胀的黎笋对中国怀恨在心,随即指使越南《人民报》总编辑黄松公开发表一些对中国极不友好的言论。
年初,中国海军部队击败入侵中国西沙群岛的南越海军,北越当局居然厚颜无耻地发来贺电称:“感谢中国解放军帮北越收复了西沙群岛(越方称黄沙群岛)。”
此前,北越总理范文同曾经代表胡志明班子,公开承认中国和北越、南越之间的边界划分问题,这个时候来这一手,明摆着就是要与中国翻脸。
从黎笋的生平来看,就不难发现,挑起中越两国之间战争的罪魁祸首不是别人,而是野心勃勃的黎笋。
黎笋眼中的田忌赛马
自年以来,黎笋集团不断在中越边境排兵布阵,早早就做好了与中国进行一场全面战争的准备。
但是,当时的越南总人口仅为余万人;中国当时的总人口约为9.7亿。中越人口比为18.3:1。要是硬碰硬,万越军绝不是万解放军的对手,可称霸中南半岛野心不灭的黎笋,想到了中国兵学上著名的“田忌赛马”之策。
在排兵布阵上,黎笋将越南北部的武装力量划分为上、中、下三个等级。
其中,以身经百战兵强马壮的越军八大主力师和特工师为“上等马”;以武器装备精良的越军老牌陆军师为“中等马”,以武器装备较差的各省各县地方部队、公安军和民军为“下等马”。
越军的下等马,被投放在中越边境第一道防线。例如,越南谅山省同登镇防线最前沿阵地,是越南公安12团4营;面对越军闻风丧胆的师张万年,越南第一军区也只是派禄平县独立营把守支马防线;云南方向的红河天险也只是越南黄连山省的一个独立营把守。
越军的“上等马”部队,都没有放在第一线,而是盘踞在远离中国军队重炮射程的红河平原;越军的“中等马”,主力主要分布在二线阵地,距离边境线大多有10公里以上。例如,越军第3步兵师的主力,主要驻扎在距离边境线有18公里左右的谅山市;越军师主力驻扎在距离边境线30公里的高平市。
黎笋的这个用兵布局倒是挺干脆利落,下等马在前面,中等马在中间,上等马在最后面。乍一看,好像跟田忌赛马时的“下等马对上等马”、“上等马对中等马”、“中等马对下等马”这种三盘两胜的布局不一样。
但仔细一琢磨就知道,这个布局非常巧妙。
中国军队作为进攻一方,战斗一开始的时候,必然直接动用精锐部队硬碰硬,越军的上等马部队要是一开始就参战必然会吃大亏,所以,用下等马对付中国精锐部队,谓曰:下等马对上等马。
越军下等马对我军上等马,此战越军必输,但是,越军第一道防线拥有山溪之险,武器装备较差的越南各省各县地方部队、公安军、民军部队可以依托有利地形消耗中国精锐部队的战斗力,比如消耗武器弹药、造成人员损失等作用。
中国精锐部队攻下越军第一道防线以后,战斗力有所下降,从“上等马逐渐变成中等马”这个时候,越军并非使用“上等马对中等马”,二是采用中等马对中等马。此阶段,黎笋的设想还是让越军中等马输。
不是三盘两胜吗?为何黎笋要越军三盘一胜?
正所谓,战场无亚军,前面的输赢不要紧,关键是哪一方取得最后的胜利。比如楚汉争霸,刘邦屡战屡败,最后却大获全胜,北越抗美战争也是这个道理。
所以,黎笋让越军中等马对付战斗力有所下降的中国解放军,目的还是继续消耗中国军队的战斗力,迫使中国军队的补给线拉长,然后让越军精锐部队以逸待劳,与第一、第二道防线的越军残部倾巢出动,围攻远道而来的中国军队。
当然,黎笋还留了一手,就是拉苏联万大军下水,对中国来个南北夹击。
所以对于中国55万大军的讨伐,黎笋集团一开始都不当一回事的。
年2月17日凌晨,中国军队开始发起总攻,作为越南北线总指挥的文进勇和越南总理范文同于当天白天还有心情在柬埔寨与韩桑林悠闲地享受美酒佳肴,19日才回到河内。北京时间2月18日凌晨4点左右,越南驻联合国代表何文楼几乎是兴高采烈地跑去找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控诉”中国军队攻打越南。
黎笋集团之所以在战争初期能做出如此奇葩的举动,主要是因为他们非常看好“田忌赛马”战术,觉得中国老了,不能饭否了。
邓小平火烧连营歼灭越军10万之众
中国在邓小平的领导下,决定对越实施自卫还击作战后,在参战将领的任免上,曾让外界摸不着头脑。例如让武汉军区司令杨得志与昆明军区司令王必成对调。此前,隶属北京军区的万岁军军长朱月华,调任广州军区55军军长。
从战后的角度来看,这样的人事任免实在是妙。
针对越南北部地区越军中间紧两边松的特点,伟人邓小平采取了中路突破,两侧牵制的作战方案,并要求战斗一打响,就来个火烧连营,由北向南一路平推,所以,在调兵遣将方面,非常具有针对性。
从东到西长达公里的陆地边境线上,最东侧由原广西军区独立师3团对付越南广宁省一带的越军;广宁省越军主力为战斗力比民军稍微好一些的B师,兵力约人,外加广宁省军事指挥部指挥的地方部队、公安军和民军,兵力不超过00。
而广西军区独立师3团,在年下半年的时候,从福建军区、南京军区的一些陆军师中抽调军事素质较好的尖兵补充,名义上是边防军部队,但实际上是精英云集的精锐部队,该团当时的兵力不低于0人。用0精锐陆军牵制越南广宁省00多的三流部队,可谓是绰绰有余。
再往西,就到广西宁明县一带了。宁明县当面,有越军师主力;而宁明县原峙浪乡爱店村是破开谅山东北侧门户禄平县城的战略要地。因此,邓小平将原广州军区43军投放在此。
43军当时的名气不是很大,但43军副军长兼师师长张万年,是个让越军闻风丧胆的人物。让张万年将军和他的师在越军支马防线列阵,越军中间紧两头松的阵势就没法保持下去了。再往西,是宁明县寨安北山地区,当面的越军不怎么样,因此,这里由55军师负责。
凭祥市一带,由55军主力负责,也就是师和师,配属广西独立师1个边防团、炮兵部队和坦克部队及当地民兵,抽走了1个师,总兵力仍有6万人之多。
凭祥友谊关当面,是越南第一军区乃至河内市北院门同登镇,越军动用第3步兵师12团及地方部队约余人在这里驻守,是越军重兵把守的地区。而师师长边贵祥跟张万年一样,也曾经担任过援越军事顾问,认识他的越军都对其又惧又恨。
发现张万年和边贵祥率部集结于越南1号公路东北侧,越南当局就认为,中国军队的主攻方向是同登镇至谅山市;由于越军战线太长,没太多兵力可用,于是,越军动用了大量特工部队企图刺杀张万年和边贵祥这两位师长,当时的43军褚传禹军长和55军朱月华军长都没有这种待遇。
而高平才是解放军的主攻方向,战前,中央军委计划用7个师约10万人的兵力围歼高平北部的越军主力,另外,还保留了4个师的预备队;参加高平战斗的部队,拥有余辆坦克,阵容绝对强大。
再往西走,13军主要负责歼灭盘踞在越南黄连山省柑塘市一带的越军主力。13军是北越军队的老师,战时,军中还有很多将士参加过援越抗美。
13军的阎守庆军长,原为陈赓大将麾下悍将,建国初期曾跟随陈赓大将赶赴北越担任军事顾问。用这样的一个军去攻打越南经济重镇柑塘,也是没有问题。
而素有“丛林猛虎军”之称的14军,负责攻打越南黄连山省省会城市老街。当时越军担心中国军队借道老挝抄他们后路,所以在老街一带没有投入重兵,这点兵力不够14军塞牙缝。
由于邓小平用兵如神,直接弥补了解放军长期不打仗产生的不足,使得战斗一打响,在长达公里的战线上,来了一个火烧连营,越军第一道防线灰飞烟灭,令所有人目瞪口呆。
手下留情给越军留了一匹下等马
为期28天的对越自卫还击战,解放军歼灭越军人,其中,击毙余人,击伤余人,俘虏人。但是,这个数据只是死了见尸体,活着也见到人的情况下产生的。
那些在炮击过程中就被活埋在掩体里,或者被越军拉走埋了的越军阵亡者,或者缺胳膊少腿撤出战斗得越军,没法统计,不算在内。
例如,55军将拒不投降得越军第3步兵师12团及配属部队一部炸死在鬼屯炮台里,越军称里面阵亡的越军约0人,但这些不列入55军歼敌人数。
战后,从越南方面的统计数据来看,28天的战争,越军损失了10万之众。就连越军8大主力师中排名第2的A师,阵亡人数超过0人,该师本部兵力才,参战数日就无力再战,一直到年4月,人员和武器装备都得到补充后才恢复战斗力。
当时黎笋集团在制定田忌赛马战术的时候,越南第一、第二军区投入的兵力约为25万,但其主力中的3师、A师、师、师、师都被打残,上等马就这样没了。盘踞在边境线的地方部队,也在解放军的炮火中损失惨重,兵力损失达4成。剩余的6成越军,已经无力跟解放军交手,就成了一匹下等马。
若不是解放军手下留情,越北地区的这匹下等马最起码也要卸下两条腿。例如,55军拿下谅山市南区最后一个越军火力点以后,将士们看到大批越军残兵败将拥挤在通往河内的1号公路上,要是随便来个炮火覆盖,又能消灭一大片,但当时中央军委有令,不准追击,马上有序撤出战斗。
当然,被火烧连营的越军,还不至于到了元气大伤的地步,使得越军在年4月经过休整后,很快又卷土重来,但一直到年,中越边境冲突正式结束,越军都是挨打的份。
参考资料:
[1]潘凯恩:重返历史现场——对越自卫反击战35周年[J]社会观察,年第3期
[2]解放军政治部宣传部:对越自卫反击战[R]文史天地,年第3期89至94页
[3]薛力、李骁:中越边境战争:原因探析与中方收益评估[J]战略决策研究,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