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法援越战争期间,越南在中国的帮助下取得了重大胜利。抗美援越战争期间,中国又为越南提供了巨额经济援助及军事援助,为越南的独立及统一提供了重要保障。当时,两国人民之间具有“同志加兄弟”的深厚情感。
然而,当美国从越南撤兵之后,越南领导人黎笋却彻底背离了胡志明的路线,大肆推行地区霸权主义,妄图拼凑“印支联邦”。在这一错误路线的指引下,越南不仅侵略与中国交好的柬埔寨,还公开反华。
从明面上来看,邓小平之所以决定对越作战,是想通过一场有限战争教训一下越南。因此,这场边境自卫反击战也被很多人称为“惩罚之战”。但结合当时的复杂局势来看,却不难发现不仅仅是为了教训或惩罚越南,还有更多的国家安全方面的战略考虑。
一、越南疯狂挑衅,是可忍孰不可忍,邓小平决定教训越南
年1月,越美两国在巴黎签订关于在越南结束战争的协定,美军开始从南方撤走。年5月,越南南方全部解放。但越南的领导人黎笋却被胜利冲昏头脑,不去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和发展经济,而是大肆推行地区霸权主义,并且公开反华。
年,越南集结5万部队侵略柬埔寨,并要求中国对柬埔寨施压影响逼迫柬埔寨屈服。对于越南的无理要求,中方断然拒绝,并且要求越南从柬埔寨撤军。越南不仅没有听劝,还仗着苏联的支持变本加厉,大举进攻柬埔寨。
与此同时,越南还掀起了排华浪潮。在排华浪潮中,华裔官员被解职,商人被迫停业,华人学校被关闭。在一些所谓的战略要地,华人要接受“忠诚度测试”。富有的华人被迫缴纳多达数百万万美元的出境税,之后被赶上破旧的小渔船驶向怒海。
不仅如此,越南还公开宣称“中国是越南新的作战对象”,其武装人员多次越境闯入中国的村庄,破坏生产队的生产劳作,干扰边防部队的正常巡逻,破坏边境的生产设施,并多次使中方人员产生伤亡,气焰极为嚣张。
年1月底,邓小平在访美期间指出:越南对柬埔寨发动了大规模武装入侵,并正在中国边境地区挑衅。对付这样的人,没有必要的教训,恐怕其他任何方式都不会收到效果。
2月初,邓小平又在与田中角荣的会谈中明确表示:对侵略者不给予惩罚,就有发生连锁反应的危险,中国正在考虑反击。
中国人说话,向来是算数的。然而,越南人却仍不把这当一回事。2月12日,越南的《人民军队报》嚣张地回应说:企图给我们教训的人,应该记取美帝国主义在越南的教训。
直到此时越南仍不知悔改,等待他们的将是解放军的反击!年2月17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是可忍,孰不可忍——来自中越边境的报告》,文中写道:
几十年来,我们一直把越南的革命斗争和建设事业当作自己的事情,尽了最大的国际主义义务,而没有一点对不起越南的地方。今天,越南当局竟然不顾越南人民的死活和深厚的中越友谊,真是背信弃义,丧尽天良!友谊关,是中越友谊的历史见证。当年,在越南抗美救国战争艰苦的年代,友谊关外炸弹轰鸣,友谊关下铁流滚滚。日日夜夜,漫载着援越物资的中国火车、汽车川流不息。在友谊关下,中国边防军民亲切地招待着一批又一批逃避美国飞机轰炸的越南难民……越南反动当局一意孤行,疯狂反华,逃脱不了历史对他们的正义审判!
也正是在这一天,中越边界线上万炮齐发,中国对越自卫反击战正式开始。
二、解放军摧枯拉朽势不可挡,半个月完成任务,28天完全结束战斗
在这次自卫反击战中,解放军作战部队分为东线兵团和西线兵团。东线兵团由广州军区司令许世友指挥,从广西方向出击。西线兵团由昆明军区司令杨得志指挥,从云南方向出击。
在英里长的战线上,数十万解放军对越南发动了进攻。2月24日,解放军对战略要地高平发起攻击,经过7个小时的激战,于25日凌晨占领了高平。
2月27日,攻打谅山的战斗正式打响。战至3月4日中午,谅山的3个高地全被解放军夺取。越军第3师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谅山被彻底攻克。
此时,解放军东西两线深入越南境内40公里。越南北部一系列重镇都被攻克,首都河内完全暴露在解放军的眼皮子底下。谅山以南皆为平原地带,适合中国装甲部队作战,越军再也无险可守。如果中国愿意,饮马河内指日可待。
保卫边疆安全和惩罚黎笋集团的目的都已达到,解放军没有继续向前推进,而是选择了撤军。中国人说话是算数的!我们不要越南一寸土地,也决不允许别人侵犯我国领土,我们要的只是和平和安定的边界!
3月5日,新华社向世界宣告:中国边防部队自2月17日起,被迫自卫还击,现已达到预期目的。自年3月5日起,中国边防部队开始全部撤回中国境内。
3月15日22点,解放军最后一辆军车回到中国领土。3月16日,中国宣布完成撤军行动,对越自卫反击战争结束。
据战后昆明军区后勤部编写的《对越自卫反击作战工作总结》,解放军在2月17日至3月16日击毙越军人,沉重地打击了越军。
三、这次战争除了教训越南,还有几大重要意义!邓公雄才大略!
邓小平在战后的总结大会上说:这次对越自卫反击战,决心进行一次有限度的惩罚作战,所谓有限度,就是打击深度浅一点,时间短一点。
印度学者巴克什认为,中国由此开创了一种新的战争模式,即“惩罚模式”。所谓惩罚模式,指的是对冲突规模进行限制,在核背景下仍然可以采用的有限常规冲突。
这是一场完全在中国掌控之中的惩罚之战,邓小平在战争开始之前就曾保证:战斗不会长于33天。为什么是33天?这是一个经过深思熟虑的结果。既能有效打击越南,又能避免其他大国进行大规模干预,还能及时抽身离开。
历史上很多大国打小国都被拖入泥潭难以脱身,对越自卫反击战则不仅达到了惩罚越南、保卫边境安全、支持柬埔寨的目的,还能迅速撤军脱身而去。邓小平在战争开始之前的深谋远虑,无疑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尤为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教训越南之外,对越自卫反击战还有几大重要意义。
一是通过实战强军。战争结束三天之后,《解放军报》发表了《吸取自卫还击作战经验切实加强部队战备训练》一文。解放军各部队通过这次战争中的经验与教训,查找问题对症下药。这也给军队改革提供了契机,邓小平说:军队要提高战斗力,提高工作效率,不“消肿”不行。
这次战争也造就了大批具有实战经验的将领,如张万年、傅全有、梁光烈等人都成为了高级将领。他们由于参与指挥过对越自卫反击战,作风务实、精明强干,对提高部队战斗力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二是塑造了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当时,越南妄图称霸东南亚,不断侵略周边国家,中国以实际行动反对越南侵略柬埔寨,无疑增强了其他国家抵抗越南的信心。
对此,邓小平曾说:中国人究竟有多大本事,靠得住靠不住,交朋友够不够格,这次恢复了名誉,中国人说话还是算数的,在国际反霸上不是无足轻重的。
三是打破包围圈。越南侵略老挝、柬埔寨,这其实是苏联战略部署的一部分,试图制造出一个对中国的包围圈。在与卡特的会谈中,邓小平将包围圈比作“哑铃”,一头是通过越南搞印支联邦,一头是通过控制阿富汗、伊朗、印度南下波斯湾,连接马六甲海峡。
而在自卫反击战开始之前,邓小平接连访问美国、日本、泰国等国家,实行的是古代兵法中的“远交近攻”战略,使中国在国际上不处于被动地位。
结语:
对越自卫反击战不仅保卫了边境安全、支持了柬埔寨、惩罚了越南,还通过实战强军、塑造了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打破了包围圈。邓公深谋远虑雄才大略,真是高明!
感谢阅读,欢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