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越南,一直以来就有“东南亚小霸”之称,其军事实力在周边国家,比如老挝、柬埔寨等国中确实是鹤立鸡群般的存在。不过,这种强大只是相对的,对于中国来说,越南仍然是一个体量与实力都不对等的小国。
然而,不知道是受了中越友好时期对越南抗美救国战争宣传的影响,还是出于对中越战争历史的不了解,很多人都认为越军战斗力很强,甚至比解放军还强。那么,越军真的有传闻那样厉害吗?对一支军队来说,战斗力如何只能通过实战来检验,胜负是衡量军队战斗力的唯一指标,其他的吹出花来也没用。
谅山战役是发生在对越自卫反击战期间的一场最惨烈的战役,从这场战役中,我们就能看出中越军队的战斗力强弱、战术水平的高低。
凉山,位于广西南部,越南北部,距中越边境18公里,距越南首都河内公里。谅山以北是层峦起伏、丛林密布的山地,以南是稻田纵横、水网密布的北部平原。
一句话,谅山是越南的屏障,一旦谅山失守,越南北部平原将无险可守。历史上中原王朝攻取交趾(古代中国对越南的称呼),谅山都是大军的必经之路。
为了防守谅山,越军投入了其主力部队第3师,以及地方部队,加上公安、民兵等,总共有10万多人,人数并不少。
主攻谅山的中国军队是广州军区第55军全部,54军师,43军主力和50军师,另外配属加强重炮集群,共计7个师8万余人,从东面禄平方向协同进攻。
承担主要进攻任务的55军,前身是解放战争中国民党军陈明仁的起义部队,首任军长为陈明仁。建国后,55军主要任务是剿匪,没有大型战役的经验,在解放军序列中并不显眼。因此,能否与越军进行硬战、血战,是摆在55军面前一次严酷的考验。
谅山周围都是山地丛林,要想夺取谅山,只能由同登至谅山的公路,从正面发起进攻。而越军则早就依靠谅山地区有利的地形,构筑了完善的防御工事。
战役开始后,55军便兵分三路,向巴外山、扣马山等外围高地发起猛烈攻击。但是越军防守部队占据了各个山头和高地,以迫击炮、火箭筒和高射机枪构成交叉火力网,居高临下阻击中国军队的进攻。此时又下起了小雨,雨雾弥漫,因为看不清方向,我军密集的进攻队形经常误撞越军火力网,遭到了很大伤亡。
这时,我军迅速调整战术,用坦克部队发起冲锋,吸引越军的火力,引导步兵进攻。但是,在狭窄的山谷中,我军的坦克行动迟缓,不断被越军击毁,进攻一度被压制。关键时刻,我军炮兵发挥了作用,对越军阵地进行了纵深射击。炮兵用密集弹着点开辟进攻道路,同时还发射大量燃烧弹,为茫茫雨雾中的步兵指示攻击目标。
进攻部队也改变了打法,将密集队形疏散,组成不同梯队,以营为单位,采用班、排疏散队形,交替掩护,多路攻击。炮兵观察所紧随步兵前进,随时为炮兵提供射击坐标,呼唤炮火支援。步兵每攻下一个制高点,便发射信号弹,炮兵部队则立即进行向上米火力突击,将越军的下一个火力点置于火网之下,然后步兵再发起冲击。
在这种打法下,谅山外围高地被一个一个占领,随后开始对谅山市发起攻击。
55军集中了集中了余门火炮对谅山市发起猛烈炮击,30分钟内落弹几万发,将谅山市炸成了一片火海。但越军防守部队也打的十分顽强,越军主力第3师依托防卫阵地节节抵抗,猛烈程度堪称空前。越军同样调集了大量火炮,与我军炮兵打起了对攻,因而谅山之战成为了对越自卫还击战中最激烈的战役。
不过,在我军猛烈进攻下,越军还是招架不住。我军在炮火掩护下,利用炸药包、爆破筒和火焰喷射器,一个洞一个洞地拔点攻击,逐渐占领表面阵地。激战至第二天,谅山市以北越军据点全部被我军清除,战前的既定目标已经达到。
但是越南方面不甘心就这样承认失败,因为谅山北市区是新区,奇穷河以南是老市区,我军还没有推进到奇穷河。于是越南向全世界宣传,中国军队并没有占领谅山。
越南的这种无赖做法,彻底把我军激怒了,东线总指挥许世友在请示了中央军委后,下达命令:"奋勇前进,打过奇穷河!"又经过一天激战,越军的防线全面瓦解,遭到了毁灭性打击,主力第3师基本被歼灭,谅山彻底攻克。
此时越南首都河内已是一片混乱,如果我军愿意,完全可以一路平推至河内。不过,对越自卫反击战一开始就是定性为一场局部惩戒性战争,战略目的既然已经达到,我军便开始撤退,回到中国境内,自此谅山战役结束。
从谅山战役,我们可以看出越军和解放军相比,还是存在差距的。
首先,越军的战术过于呆板,缺少大兵团作战的经验。比如我军利用火炮开路,一个一个拔掉越军山头据点时,越军并没有制定出有效应对策略,只是一味消极防守,孤立地靠各个战略点迟滞解放军的进攻,而没有及时调动机动兵团进行反击以填补战线漏洞。结果在我军传统穿插战法之下,越军的防御体系被割裂,一点突破,即被合围。
各个战略支撑点互不相援,只好各自为战,最后结果只能是各个击破。
其次,越军指挥官的战术水平普遍低下,不会根据战场态势灵活做出调整。在朝鲜战场时, 阵地也时常被美军攻破,但是一有机会, 便会组织兵力发起攻势,将阵地夺回。而在同等条件下,越军则很难在组织起反击。
其实,归根结底,还是越军真正经历的大仗、硬仗、恶仗少,高级将领指挥大兵团作战的经验和能力明显缺乏。
不过,不可否认的是,越军的游击战和单兵素质确实很强,和我军相比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据一些老兵回忆,越军游击队为了袭击我军,能躲在路边的水坑里,任蚂蟥叮咬,一躲就是好几天,足可见越军超高的忍耐力。
谅山战役时,我军全面突破越军防线后,越军其实败局已定,但在这种情况下,其主力部队第3师仍然苦战不退,直至被全歼,战斗意志确实很强悍。
纵观十年对越自卫反击战,越军在团以上部队作战层面,全是败绩;在营以下分队作战层面,反而经常会取得胜利,不过这种胜利于大局无补。因此,可以下结论,越军是一支非常优秀的游击队,但绝不是一支强大的正规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