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总产值3450亿在130国超美国

白癜风饮食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122/6016832.html

文/华夏商训

太空争夺战进入新阶段。

5月18日,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采取线上直播的形式,在北京发布了《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下称《白皮书》)。

据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会长于贤成介绍,年,受到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国内采购数量下降、新增市场放缓和跨界竞争加剧等多重因素影响,国内卫星导航产业的增长速度有所放缓,全年产业总产值为亿元,同比增长14.4%;上年同期增速为18.3%。

白皮书显示,其中与卫星导航技术研发和应用直接相关的产业核心产值为亿元,在总产值中占比为33.8%。特别是随着“北斗+”和“+北斗”应用的深入推进,由卫星导航衍生带动形成的关联产值继续保持较高速度增长,达到亿元。

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会长于贤成介绍,虽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产业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但这已经是连续第九个年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了,还是显示了这个产业的勃勃生机与活力。

资料显示,“北斗”始建于年。当时,被作为军用防空系统启动开发。年,为发展北斗系统,国家相关部门发射了首颗卫星,年底向民间开放。从年开始以中国和太平洋群岛地区为对象提供定位信息。

从业人员超50万

白皮书统计数据显示,国内卫星导航服务领域的企事业单位数量约1.4万家,相关从业人员超过50万人,上市公司(含新三板)数量为46家。

据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秘书长张全德介绍,年,北斗系统应用的产业化和国际合作均取得了新的成就。除在传统的交通运输、农林牧渔、电力能源等领域融合发展外,还在向铁路运输、内河航运、远洋航海、航空运输及交通基础设施等方面发展。

白皮书显示,在大众应用领域,北斗在电子商务、智能手机和智能可穿戴设备等领域应用更加广泛,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的发展正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

据统计年,国内智能手机市场总体出货量3.89亿部。目前,国内外主流芯片厂商已推出兼容北斗的通导一体化芯片,智能手机已成为卫星导航系统最主要的应用领域之一。截至年第三季度,在中国市场申请入网的手机有余款具有定位功能,其中支持北斗定位的近款。

《白皮书》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国内北斗兼容型芯片及模块销量已突破1亿片,季度出货量突破万片,国内卫星导航定位终端产品总销量突破4.6亿台。

截至年底,国内超过万辆营运车辆、4万辆邮政和快递车辆、36个城市的约8万辆公交车、余座内河导航设施、余座海上导航设施已应用北斗系统。

与此同时,年,我国发布了北斗高精度可穿戴设备解决方案,该方案将大幅提升可穿戴设备的定位精度和定位可靠性,实现亚米级定位,可广泛应用于高精度儿童手表、老人手环、对讲机、手机等设备中。随着5G的商用,一些新型可穿戴设备的发展将有望形成未来新兴市场。今年6月份,我国还将发射最后1颗北斗三号卫星。根据计划,到年系统全面建成之际,北斗将面向全球用户提供7大服务。

打破美国GPS垄断

年11月,北斗三号卫星首次发射成功,此后北斗三号系统建设进入了超高密度发射。从年11月5日至年11月19日的1年间,我国完成19颗北斗三号卫星的超高密度发射,创造了北斗组网发射历史上高密度、高功率的新纪录。目前,北斗系统正式向全球提供服务,在轨39颗卫星中包括21颗北斗三号卫星:有18颗运行于中圆轨道、1颗运行于地球静止轨道、2颗运行于倾斜地球同步轨道。

据据《日本经济新闻》年8月20日报道,中国北斗卫星在个国家被观测到的频率,已经超过了美国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这一转变对于高科技产业可能会产生巨大影响。

报道称,美国曾借助GPS在全球定位服务领域先行一步,而中国正一步步夺取美国的地位。可以清晰地看到,在卫星领域中国已开始反超美国。

目前,全球四大卫星导航系统包括美国的GPS系统、俄罗斯的“格洛纳斯”系统、欧盟的“伽利略”系统以及我国的北斗系统。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之前,中国主要使用美国的GPS,这对于我们的经济发展、军事领域有潜在的风险。

美国GPS系统是最常见的定位系统,最早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发,历时20载,与年正式发布,被应用于军事、手机定位、车载/船舶、飞机导航及各种行业的测量等,距今已有25年历史。美国长期以来一直是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的领导者。相比之下,中国在该领域直到近些年才进入人们的视野,在年才发射了第一颗定位卫星。

与此同时,欧盟有22颗定位卫星,俄罗斯有24颗。日本拥有4颗“准天顶”卫星(仅限区域性使用),印度拥有6颗。值得一提的是,印度“NavIC”的两个关键接收芯片是委托中国台湾企业生产和测试。印度虽然擅长卫星等尖端技术,但并不具备聚集各类制造业的“基础体力”。

“北斗”系统已逐渐覆盖全球市场,国外制造商纷纷加入北斗。年,泰国、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柬埔寨、老挝等国家派出了19名专家来到中国考察北斗二代,研究讨论合作的事项。

考察过程中,一处比一处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北斗产业园区,令他们受到了极大的震撼。泰国专家表示,有些GPS卫星的信号泰国收不到,而北斗所有的卫星信号都能接收到,当然要参加北斗的“天眼”计划。目前,泰国已建成了首批CORS(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综合系统)。马来西亚紧随其后,将成为北斗“天眼”的下一个落户国家。

年,瑞士的意法半导体公司在其汽车半导体产品中采用了北斗系统。意法半导体日本公司汽车数字产品部门主管YujiMotohashi表示,“我们需要有一种兼容全球各地的定位卫星的半导体产品。”对于有全球抱负的公司来说,生产与北斗兼容的产品是必不可少的。

美国芯片制造商高通是第一家兼容北斗的智能手机芯片公司,这意味着除苹果外,在美国的主流智能手机都支持北斗系统。

在全球手机市场上占垄断地位的高通骁龙、联发科、华为麒麟芯片,已经普遍支持北斗定位;韩国三星的Exynos手机芯片,其最新发布的Exynos也是支持北斗卫星定位的。也就是说,几乎全球主流的安卓手机都支持北斗卫星导航定位。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319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