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所培育的株热研组橡胶树培苗抵达柬埔寨,并交由柬埔寨橡胶研究所在柬特本克蒙省进行示范种植。这是中国自主培育的橡胶树组培苗首次走出国门,并在国际上实现规模化生产应用。
提高良种良苗覆盖率是增强橡胶种植业潜力的基础,在当前天然橡胶价格低迷的背景下,更关系到胶农的增收。为了提高橡胶生产效率,近些年,中国热科院的专家们不断在“苗”上下工夫,经多年研究,终于攻克了橡胶树自根幼态无性系繁殖效率低下的世界难题。
橡胶树自根幼态无性系(组培苗)高效快繁技术体系由中国热科院橡胶所自主研发建立,该所于年专门组建了橡胶树组培与转基因育种团队,并于年率先在国际上建立了橡胶树次生体胚循环增殖技术,建立了工厂化繁育体系,并获得了“中国农业农村重大新技术”。
图为橡胶树胚胎(来源海南日报)
图为自根幼态无性系体胚苗(来源海南日报)
与老态芽接无性系相比,组培苗具有完整继承母株特性,生长速度快、抗性优良等优点,恢复了种苗的幼态性,生长速度快10%到20%,其产量提高了20%到30%,并已在我国三大植胶区(海南、广东、云南等地)累计推广应用2万多亩,对比同一品种芽接苗在生长、产量、一致性等方面有显著优势,是新一代优势种植材料。
本次产品和技术输出是在“一带一路”国际天然橡胶产业科技创新院和澜湄项目《澜湄五国天然橡胶栽培和加工技术集成示范》的支持下进行的。
下一步,橡胶所将派出专家对柬埔寨开展装袋育苗、栽培定植技术培训并指导试验示范,深化澜湄合作,推动天然橡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助力当地天然橡胶产业可持续发展。
本文整合中国热科院橡胶研究所、人民网、中新网、海南日报相关报道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