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一直坚守的战略,只有四个字,却让她的

翻看地图,在中国地图的下方,有一块引人注目的地方:南北狭长,形状像海马,又似大写的字母“S”,那就是越南。

提起越南,很多人都不陌生。历史上,越南又称交趾、安南、大越等,其中北部长期为中国领土,直接归中央政府管辖。

如唐朝就在越南设立了安南都护府,唐朝的大才子王勃,就是到交趾看望父亲,在回来的途中,不幸溺水而死。

公元年,也就是北宋建立的第八年,越南正式脱离中国独立建国。此后虽然经历过多个封建王朝,但一直都是中国的藩属国。

作为藩属国,越南基本上还是比较守规矩的。虽然也有不听话的时候,但也只是小打小闹,很快就被平息。如明朝时,越南的“黎季犛夺权”,朱棣就派张辅率军深入安南,大获全胜,直接改安南国为交趾布政使司(相当于省),越南时隔年再次进入中国的版图。

明成祖朱棣

值得一提的是,越国刚建立时,其疆域主要集中于红河三角洲一带,面积只有如今越南国土的四分之一。越南脱离中国版图后,在千年间国土竟然扩大了四倍。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历代越南的统治者都始终采取了同一个战略,那就是“北守南攻”。

所谓“北守南攻”,意思就是对力量远比自己强大的北方“天朝”俯首称臣,尽量缓和关系;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自保,毕竟实力太弱,一旦惹怒天朝,就有可能像明朝时那样,直接变成省了。

对南边的占城和真腊(柬埔寨的前身)以及西边的老挝,则“柿子拣软的捏”,不断发动对外战争,扩张领土。

从越南的李朝时期开始,安南国多次南征占城,年,李太宗率军攻进占城首都佛誓城(顺化),俘虏占城国王。占城国被迫不断南迁,一直到年,越南在占城国第三个首都所在地设立顺城镇,占城国彻底灭亡。

湄公河

占城灭亡后,下一个目标就是真腊。自17世纪初始,至18世纪中叶止,一百多年当中,越南接连不断地对真腊用兵,终于把真腊蚕食殆尽。真腊的半壁河山——富饶的湄公河三角洲成了越南的版图。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41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