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越南入侵柬埔寨,8名中国外交

年12月,越南25万大军突然大举入侵柬埔寨,短短19天,实现对柬埔寨的全境控制。中国驻柬大使和7名外交官为了逃避越军追捕,不得不紧急撤退到原始森林,靠吃野菜充饥,在与越军周旋47天后,成功脱险,到达泰国。

一、越南:从野兽口里救下的孩子却变成了野兽

越南是中国邻邦,曾经也多次遭受列强入侵,先是沦为法国殖民地,后在二战中,又饱受日本法西斯的蹂躏。

二战结束后,越南还来不及喘气,法国就在英美盟军的纵容下,重启统治越南的计划。

越南人民在越共领导下,展开抗法独立战争。当时,新中国成立不久,又在抗美援朝的关键时刻,但新中国毫不犹豫,对越南伸出援手,派出陈赓、韦国清等人率领的军事顾问团,协助越共军队打败法国殖民军,取得抗法斗争的伟大胜利。

可不久,野心勃勃的美国人又侵入了越南的土地,北越随即又投入更加漫长残酷的抗美斗争。

中国再次全力支援越南战争,不仅在物资、资金、武器、弹药方面,提供了多达二百多亿的无私援助,而且还派出数十万工程和防空部队协助越南,数千名中国官兵也因此长眠于此。正是在中国数十年如一日慷慨无私地援助下,北越才最终战胜美国,并于年实现南北统一。

可是让人万万没想到的是,中国好心从野兽嘴里救下越南,越南却恩将仇报,成了翻脸无情的白眼狼。

越南为了民族独立抗战了三十多年,按理,他们对外国殖民者给中南半岛各国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是深有体会才对,应该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尊重各国的独立主权才对。

可谁知,刚统一,越南便露出了与法国殖民者一样贪婪无耻的丑恶嘴脸。越南黎笋当局自诩“世界第三强国”,并萌生出吞并柬埔寨、老挝的野心,妄图将越南、老挝、柬埔寨三国,重新打造成所谓“印度支那联邦”。

中国对越南黎笋当局的这种罪恶想法,表示强烈反对和谴责。不料,越南不仅不思悔改,反而翻脸无情,开始不断对中国进行武装挑衅,逼得中国不得不进行自卫反击战。

二、二战后最成功闪击战,实为对手的自我瓦解

年12月25日,越南派出25万大军大举入侵柬埔寨,年1月7日,越军攻占柬埔寨首都金边。

从进攻柬埔寨,打败民柬20个常规师,到实现对柬埔寨的全境控制,越军仅用了19天而已。此次战役,可以说是,除了苏联在捷克斯洛伐克、阿富汗等国的军事行动外,二战之后最成功的闪击战。

但这并不是因为越南的战略、战术有多高明,而是因为越南和柬埔寨之间军事力量悬殊,但更多的是因为柬埔寨自身的溶解。

越南入侵柬埔寨被认为是越军最高规模的军事行动,超越了年的胡志明战役。

胡志明战役时期,越军只有辆坦克、辆装甲车、门火炮和多门高空炮。

而越南进攻柬埔寨,却用了辆坦克和装甲车、多门大型火炮、架飞机、辆汽车以及众多的舰船。

越南入侵柬埔寨,是越南首次海陆空三军协调作战。在半个多月的入侵战争期间,越南空军出动了54次,进行了99次战斗,共计架次,其中直接攻击战争多达次。越南空军在战争期间几乎控制了柬埔寨领空。

而柬埔寨当时只有23个师——20个步兵师、2个海军师、1个空军师。柬埔寨的大炮、坦克和装甲车少得可怜,而柬埔寨当时的海空军几乎不能为战争提供任何助力。

柬越双方悬殊的军事力量,是越军迅速控制柬埔寨的基础条件。但更核心的因素是柬埔寨的内部矛盾。

当时,柬埔寨正处于红色高棉统治时期,波尔布特上任后废除了所有城市的建设,并把城内民众迁往农村,实施非常严苛的全民配给制,这一举措导致柬埔寨经济的迅速崩溃。

当时有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人死于物资不足及波尔布特政府的屠杀。以至于,后来柬埔寨人将这段时期称为“红色高棉大屠杀”。

如此离心离德的政府,柬埔寨人民又怎么能忍受得了。对柬埔寨人来说,越南军队反而像解放者,越南的入侵推倒了红色高棉政权,让柬埔寨人解脱出来。所以很多人放弃抵抗,甚至协助越军推翻波尔布特,参与其中的人甚至有民柬师长级别的军事要员韩桑林等人。

更可笑的是,波尔布特没有意识到这场灾难,盲目自大,低估越军的实力,认为越军不敢全面进攻柬埔寨,甚至都没有做好全面迎战的准备。最后,短短19天,就被越军攻陷,成为一个笑柄。

三、越军的报复,中国外交官毫不畏惧:靠吃野菜生存,密林周旋47天脱险

而当时,中国也对柬埔寨进行了大量无私友好的援助,数千名中国各行业的顶尖专家分布在柬埔寨各地,帮助柬埔寨抵御美国的侵扰。

然而由于波尔布特的盲目自大,使得他们的人身安全受到极大威胁。无奈之下,中国驻柬使馆只好紧急将使馆人员和各援柬专家撤回国内。

当时中国也处在困难时期,民航实力不足,无法用包机将所有人接回。当时中国派出的包机只能将少数人接回国内,而大部分人只能采取乘车或徒步的方式,从柬埔寨波贝小镇跨越柬泰边界桥,进入泰国东南的亚兰,从海陆返回国内。

虽然越军控制了柬埔寨,但中国驻柬使馆却依旧坚守外交岗位不放弃,一来是保护馆内财产,二来要密切观察柬埔寨国内动向,给中国国内的决策提供参考。

所以中国驻柬使馆最后决定留下8人,他们分别是:50岁的驻柬大使孙浩、翻译付学章、机要员王永元和郑建锋、新华社记者左毅、报务员马恒越和祁灵恩、医院医生潘家钦。而留给八人的物资是两部电台、两台发电机、一副天线和专用密码及一些生活补给。

年2月9日,恰逢中国春节,8名外交官为了坚守职责,不得不与越军周旋,并寻找柬埔寨流亡政府和军队。可柬方迫于形势,不断往原始密林撤退,在中国外交官也被迫撤退到绵延数百公里的豆蔻山脉热带密林中,过起了天当房地当床的生活。

此时中南半岛正值旱季,不仅干热少雨,而且昼夜温差极大,前半夜还是夏天,后半夜就冷风刺骨。当时众人只能搭建一个简陋的草棚作为营地,找一根较高的树,在上面架设天线,安装电台,以此与国内保持电报往来。

8人白天要提防越军突袭,晚上要对抗原始森林的蛇蝎毒虫,以及潮湿多变的气候,部分同志因此患上了风湿病。

但更艰苦的是断粮断水。8人带的生活物资很快就用完了,饿得实在没办法的时候,他们只能四处寻找野菜野果充饥。因为干净的饮用水很难寻找,所以每次找到水源都必须节约使用,每人每天最多只有一小壶水,饥渴之困尚难解决,就更别提洗澡了。一天下来,衣服要被汗水浸湿好几次,他们就把衣服脱下来拧掉汗水,在太阳下晾干再穿,那种酸臭味可想而知。

可是我国的外交人员充分发挥了长征精神,以苦为乐,丝毫不动摇。他们每转移一个地方,立即支起天线,向祖国发报,汇报最新情报,履行自己神圣职责。

在此期间,中国对越南实施了雷霆万钧的自卫反击战,狠狠教训了黎笋当局。可越南非但没有收敛,反而变本加厉,企图抓捕在柬中国外交官,对中国进行报复。

3月27日,越军开始频繁在山里进行大扫荡,8名中国外交官不得不每天翻山越岭,躲避敌人的突袭。

3月28日,8名外交官刚刚到达一个宿营地,正准备向国内发报,柬埔寨外交部长英萨里却赶来告知他们敌情严重,需要立刻轻装转移。此时,炮火的轰鸣声已经步步逼近,但8名外交官听后,却没有丝毫的恐惧,反而坚定表示,必须向北京发完电报,履行职责后,才能转移。

事后,他们才知道,原来他们当时所在营地背后的一座大山在30日就被越军占领,而他们仅仅只比越军提早一天离开,也就是说,他们差一点就让越军一锅端了。越军赶到时,一无所获,气急败坏地在宿营地一通胡乱扫射,发泄情绪。

8名外交官在行军途中与柬埔寨主力部队汇合,柬方见我国外交官各个饿得面黄肌瘦,便给了他们每人一支高丽参,让他们含在嘴里,继续向南转移,目的地是柬泰边界桥。

4月3日,柬军及我国外交官在转移途中,突然遭遇数百越军堵截。为了摆脱越军追击,他们立刻改变了原本计划的行军路线,选择避开开阔地带,走进高山密林,因为密林就是天然屏障,谁也不容易发现谁。

柬军及我国外交官们与越军形成了犬牙交错之态,他们一边不停往目的地快速行进,一边警惕沿途动静,随时准备与越军打遭遇战。

就这样,他们在荒野密林中,不断与越军周旋,虽然疲惫不堪、饥渴难耐,但却硬靠着顽强的毅力,背负电台,跨越几座大山,趟过冰冷的河流。最后,他们竟然把自诩最擅长山林作战的越军远远甩在了身后,成功地化险为夷。

而在这艰难的丛林周旋中,他们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和任务,即便纷飞的炮火轰鸣声近在耳边,也要坚持第一时间将情报发回国内。

他们身上展现出的我国外交人员的优秀素养和坚毅不拔的精神,让柬军深深动容,“翻翻世界历史,哪有像中国这样忠诚友好的外交官?不怕牺牲的始终跟随所在国政府,始终履行自己的使命?”

4月9日,众人不幸遇上了一帮土匪,好在他们只是一帮乌合之众,并没有带来太多损害,很快就被柬军击退。

4月11日,8名外交官终于走出密林,来到柬泰边界。望着泰国海岸线的大海,他们感受到了自由与和平的美好。于是他们向柬军告别,准备跨过柬泰边界,进入泰国。

本以为到此便差不多顺利完成任务了,但没想到好事多磨。原来他们在丛林里走偏了方向,与预先约定的汇合地点差了十几公里。加上他们衣着褴褛,遍体鳞伤还手持武器,一度让泰国边境警察误以为是土匪。

泰国边境警察带着一群手持砍刀的农民,将8人团团围住,由于语言和文字不通,即便外交官第一时间掏出红色外交官证件,也没办法让泰国警察认可。

泰国警察提出要搜查外交官们的背包,但背包里装着的是密码本,那是外交官宁愿牺牲生命也要守护好的机要,外交官们无论如何也不能交出去,一时之间,双方氛围剑拔弩张,冲突一触即发。

幸好,负责迎接我国外交官的泰国上校及时赶到,才化解了误会,避免了一场可能发生的流血冲突,并将他们送往中国驻泰国曼谷大使馆治疗伤势。

8名外交官一共在柬埔寨原始森林里转战了整整47天!从越军大扫荡,他们被迫转移,到成功脱险进入泰国期间,他们一共翻越了40多座大山,行程多公里,克服了无数险阻,多次死里逃生。

然而就在这样生死存亡之际,他们还排除万难,向祖国发送了粉、组电报!准确且及时地向祖国报告了柬埔寨的第一手前线情报,圆满完成了祖国赋予的光荣使命,谱写出了现代外交史上最不平凡的篇章!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25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