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的母亲湖,万余平方公里的洞里萨湖,

到柬埔寨旅游,大多数人都是奔着吴哥窟的响亮名头去的,然而要想全方位的了解这个古老而神秘的国度,位于暹粒市东南部的洞里萨湖其实也是一个让人印象非常深刻的地方。因为在这浩渺的湖面上,生活着十余万没有国籍、无家可归、且不准上岸的越南人。

从暹粒市区乘坐大巴,半个多小时即可到达洞里萨湖的北岸游客码头,迅猛发展的旅游业,潮水般涌入的游客,让这个曾经偏僻的地方有了无限生机。

办理好登船手续,游客便可登上这种马力强劲的双层木质机动游船,向洞里萨湖的深处行进。

游船驶离码头不到十余分钟,便进入一片长满芦苇和红树林的狭窄水道,这时就会看到水面上漂浮着零零落落的简陋屋棚,游船激起的巨浪将屋边小船推攘得起起伏伏、摇摆不定,船上洗衣的女人令人惊叹地保持着平衡,如无其事地继续洗着衣物。

导游指着这些用旧轮胎、汽油桶固定在周遭的木皮房说:这些就是洞里萨湖上的水上人家。房屋异常简陋,里面几乎没有家具和电器,一名男子正顶着一张铁皮,看样子想维修一下自己的屋顶。

这些水上人家的房屋大多破烂不堪、四壁透风,在热带地区高温潮湿的气候下,如此环境生活真的是难以想象,沿着航道两旁错落无序地排列着数十家,奇怪的是体积庞大的游船竟然能够见缝插针般地安全通过。

眼前一幕让许多女游客为之落泪,孰料柬埔寨导游却相对淡漠地介绍:这些水上人家,其实都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入侵柬埔寨的越南人留下的残兵和难民,如今是越南回不去、柬埔寨不承认,没有国籍的一群“黑户”。

战争带来的阴影固然是柬埔寨人民心头永远的痛,可是眼前这些衣衫褴褛的孩子们却让人心酸,她们卑微地笑着,四处捡拾着游客抛洒的糖果、铅笔、瑞尔,很难想象这些可怜的孩子们会经历怎样的成长轨迹?

据说柬埔寨政府对待这些昔日的侵略者也没赶尽杀绝,只是规定他们除了上岸购物医疗等短暂停留外,不准上岸生活。而这些水上人家就靠一叶扁舟购买运回一些生活必需品,连鸡犬都生活在船上和水屋中。

许多妇女划着小船向游客兜售饮料、蔬果、鱼干,或者带着小孩过来讨要钱物。应该说洞里萨湖的旅游开发给这些水上人家带来了一丝希望,随着报道的扩散和广泛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13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