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深山里有个中国人村,不知祖上哪里来

东晋文学家陶渊明在其著作《桃花源记》中描绘出了一个与世隔绝、百姓怡然自居的世外桃源,在他笔下的那个世界山清水秀、居民们善良热情,社会完全与外面嘈杂、纷乱的世界隔绝,简直可以满足人们对于理想生活的所有期望。

在那世外桃源中,人们都是因为逃避秦时的战乱而逃亡到了此地,而在现实中,我国近百年来也有不少华人或为了躲避战乱或为了前途发展而选择了向东南亚移民,这些华人在东南亚四散各地,逐渐的遍地开花,也就导致了现如今东南亚的很多国家都在使用汉语交流。

今天讲述的这个小村庄就是百年前移民华人所聚居的地方,时至今日居住在那里的村民仍然用汉语交流,但是问到他们祖上是哪里人时他们却都不太清楚,只知道祖上是明清时期过来的。

移民华人所聚居的地方

01

这个村子叫云西村,现如今在柬埔寨一个深山之中,虽处于重山密林之内但这里居民的生活却并不原始。

当你走在宽广但却并不平整的马路上时,时不时就会有摩托车或者是汽车从你身边驶过,如果躲避不及,它们扬起的滚滚黄尘搞不好还会弄得你蓬头垢面,街边有许多卖着日用品的小店,这些小店都是当地农户自己经营的。

这里人们主要的经济来源是依靠于种植业,他们主要是种植一些腰果、木薯之类的经济作物来养家糊口,但随着慕名而来的旅者越来越多,各家各户也都做起了一些小生意来为家庭创收。

如果你渴了,你大可以放心大胆的挑一家小店去买一瓶冰镇可乐,因为这里的人基本上都听得懂汉语,如果知道你是中国人,那他们会变得更加热情,也许是因为这里的人们本就热情好客,又或许是因为血缘中还有着对于同胞的那一分亲切。

云西村

无论怎样,他们的微笑与热情总让人有种回家的感觉。青山绿水旁有一个规模不大不小的“土地庙”,也不知供奉的是哪路神仙,但是从院内还在燃烧的香火和摆在贡台上的银钱上来看,这庙不是一座废庙,仍有虔诚的香客来此地烧香膜拜求一份机缘。

虽然小村内人口不多仅仅几十户人家,但是村内却有一所小学,走在学校的大门前,看着牌匾上赫然写着“華人村光華学校”的字样,为什么叫光華学校?据说他们的祖先可能是反清复明的南明势力败退至此,想着能在此地发展力量从而有朝一日光复大明,光复中華!

为了纪念先祖,这学校就以光華为名字了。回想一下,当年朱元璋打天下的时候客家人组成的军伍确实不在少数,后朱家建立了王朝,戍守边关的客家子弟兵也是比比皆是,而如今在此地居住的人大部分依然还说着客家话,如此看来,这个说法倒也算是“有理有据”。

村子里人口不多学生自然也少,所以学校日常的学习任务也并不繁重,值得一提的是,学校在日常教学中施行的是“双语教学”,如果上午学柬埔寨语那么下午就学中文。

曾经这里的中文还是由村民来教,据说前几年从中国调来了一个专业的中文老师,所以近几年村里小孩的中文水平越来越好了。

柬埔寨

02柬埔寨

这里的风光充满着异国他乡的奇异,山上生长着平日里少见的热带植物,水中钓上来的也是当地的特产鱼种,可唯独这里的人能让身为炎黄子孙的我们感到亲切,他们同样是黑头发,黄皮肤,他们的门楣同样贴着对联;他们的嘴里同样说着中国话。

曾有网友骑着摩托游遍整个柬埔寨,当他路过这个“中国村”时也被这里的一切深深地吸引了,好奇的他在这里住了两天把他的所见所闻全部记录在了录像带里,记得有一天,他问当地的村长“你们的祖上是怎么来到这个地方的呢?”

身为村长张先生却支支吾吾说不清楚,可能由于时间太过久远,曾经祖辈的种种经历已经在时光的长河中逐渐的被人们遗忘,但是他们仍然铭记着自己是中国人的后裔,时至今日他们仍保留着中国人的文化习俗。

柬埔寨华人

这里的民风非常淳朴但也充满朝气,走在路边你可以看到一个又一个骑着自行车的男孩子,他们或光着膀子或披着T恤,在并不平整的土地上一圈一圈炫着车技,如果你拿着摄像机想和他们合影时,这些刚才还潇洒至极的小伙们却又会腼腆的红了脸庞。

夕阳西下,黄昏渐渐降临,路边昏昏暗暗的灯光、道路上稀稀落落的人影让村庄显得有些苍凉,但下一秒一个小男孩骑着自行车在路上飞驰而过,一只小土狗摇着尾巴在后面紧追不舍,这一幕又让原本苍凉的景色增添出一丝充满朝气的活力。

这就是远在深山的“中国村”——云西村,他虽并不如世外桃源那般“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的美景,但这里的人们却和陶渊明笔下的人一样淳朴、可爱、怡然自乐。

云西村

小结

现如今城市的喧嚣、灯红酒绿让身处其中的人们变得越来越物质、越来越功利,生活的压力压得人们愁眉苦脸,迷茫的前途又让人们患得患失,我们是不是也应该选择放下繁重的工作出去看一看这广阔的世界,体验一下放下包袱、纯真质朴的生活,就像云西村的村民那般。

在那里更多的是青山绿水、鸟语花香,那里人们的脸上更多的是笑容,那里的孩子们彰显的更多是纯真和善良,看到了这些我相信每一个人的内心都会得到放松,我们对于未来的憧憬会变得更加美好。

我更相信,这世上的“世外桃源”并不只云西村一处,在这世界的某个角落里,一定还存在着更大、更广阔、更美妙的地方等待着人们去发现、去探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84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