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的旅途有多久?
对于一个人而言,或许就在一天,像村上春树说的那样:“直到现在我才发现,一个人的成长与苍老不是慢慢的岁月,而是一瞬间老去的。”
对于一座城而言,或许就在一时,像张爱玲说的那样:“为成全一座城,千千万万人为之倾覆,千千万万人也同样为之死去。”
而对于一方国家而言,或许就在一世,像张载说的那样:“国之重器,继往圣之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土地和人一样,有着生命,有着岁月,虽不可言语,却也在汲取着建设者的智慧和沉淀,不断在时光洪流里,驾着历史的车轮不断向前驶进,长期以来,土地都在历史里解释着成长的不易与坚定。
而当下,土地之上盖起了万千高楼,而高楼成了国家的脊梁,土地成了国家的血脉和脚印,国家就此继承,向未来和远方无畏奔腾下去。
前世今生
提到了亚洲第一反应一定是更为强大的中国和日本,又或者是泰国韩国这样极具特色的国家。而东南亚似乎在大陆人心里的存在感是那样的淡漠,但东南亚的故事远比我们想得精彩,那里的远方也比我们想象得更神秘。
东南亚,一如其名,在亚洲的东南部,大部分分布在中南半岛和马来半岛上,多为细细碎碎的岛国或者部落分居,而其中面积最大的便就是越南这片沃土了。
而越南的周围,交界柬埔寨,相邻老挝,而这样的地域分布,也注定这三个国家的前世情缘,今生恩仇。
追溯到古代,越南这个国家与中国的关系也是十分密切的,它隶属于中国百越中的雒越之地,而它的君主鸿庞氏是中国神农氏的后代,获封为“泾阳王”,治理南方,号“赤鬼国”。
泾阳王娶洞庭君龙王之女,生下貉龙君,越南人称貉龙君为“百越之祖”,而其长子则称为“雄王”,继承王位,建立“文郎国”,历18代,共多年。因此越南人自称是“雄王子孙”或“仙龙后代”。
而这便就是古越南的的基本雏形,同时越南的非政权性的部族特点也影响着他们走向扩张的道路。这样的思想共性一直传递后世,让越南产生吞并的想法,柬埔寨和老挝便是他之前的目标。
老挝,作为越南邻国,身处西侧,但却是东南亚唯一的内陆国,与其它的海洋大国不同。而这是因为这样,老挝无法发展海上贸易和对外交流,并加强自己的海军实力,但同时,老挝最大的不幸,就在于它的身后站着一个虎视眈眈的区域大国——越南。
而他们之间的恩怨,可以追溯到公元15世纪,越南黎朝发兵攻打一个名为“盆蛮”的政权。这个“盆蛮”,便就是位于老挝境内的“川圹王国”。
越南想吞并这个巨大的内陆国家,从而在扩大国家土地版面的同时,可以增强本国的国际地位并借此国家的地形,加强对内陆的控制与把握。
同时,越南还占据了占城国和湄公河畔的广阔区域,一时间,封建时期的越南王朝在中南半岛上彰显出独特的时代魅力与威严。
压迫年代
但月满则亏,这个大国也逐渐在封建的自满里逐渐衰落凋零。19世纪以后的越南已然不复强大,面对新航路开辟带来的资本国家的侵略与吞并,它如同手无缚鸡之力的孩子,只能将土地上手献出。从此越南和老挝都沦为了法国的殖民地,被法国人纳入了“法属印度支那”。
而在这段时期内,越南是法国进行殖民统治的大本营,因为这里的物资更为丰富,而且土地也足够广袤,足够让军队驻扎,从而向亚洲内陆地区伸出魔爪,同时也可以加强在这片半岛的海军能力,巩固自己政权的同时,也保持与故国的交流与联系。
这样的臣服一直持续到二战,由于二战期间,法国的主力军队都在欧洲战场与德国法西斯相抗争,同时在这个战争里,法国的军队伤亡惨重。于是二战结束后,越南、老挝、柬埔寨爆发了抗法战争,将半岛上残留的法国军队一一逼迫离开,实现了近代期间,独立抗争的国家典范。
后来,美国觊觎印度支那地区,便借着平定越南的由头,想再次对越南这一地区施行重压和殖民统治,在国际道义的谴责和多方的支持里,在越南战争中,以越南作为中流砥柱,老挝,柬埔寨为主力,向援助国提供充分的粮草和枪支器械,最终维护了本国的独立与尊严。
而在这期间,我们却也不难看出,作为中南半岛的砥柱大国,老挝与柬埔寨都处在一个被动与听候调遣的局面,越南才是这片大陆的中心和思想头脑,这也导致了他们若即若离却又不可分割的国家关系。
今昔相比
一个国家的发展,必先要在发现自己不足与错误后,敢于改革创新,同时可以借鉴他国力量,在开放交流里,丰华成长自己。
举个例子,正如我国,这40年来,我国主要进行了两次的改革创新。第一个阶段,自到,自下而上的改革。由农民独立创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济特区建设的试点到扩散。
而在这个阶段里,我国经济高波动增长,市场上出现了各种机会,但也伴随着混乱、腐败、缺乏治理和引导等,从而展现高速低质量的发展状况。
第二个阶段,自年至今,自上而下的改革。中央政府有意识地进行制度安排,大力管理控制价格市场化、金融体系改革、贸易汇率改革等等。
这个阶段里,经济步入稳定发展的局面,海外投资与私人投资在整个市场经济中比重较高,外贸依存度也越来越大,中国更加积极地融入全球经济中,与世界交流。中国市场化经济与外向型经济特征开始显现。这个阶段的技术进步也是非常突出的。
这便是同样身在亚洲东部的中国所为,不甘落后,拼命直追的奋斗史,同时也彰显出自己摸索道路,独立自主的品质。
这便与改革30年却仍保留原样的老挝和越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从年起,越南跟随时代大潮开展这迟来的革新开放,同时老挝也受这个老大哥的影响,开始了自己的“革新开放”。随后,越南、老挝两国加深了与其他东盟国家的合作,并由此联盟成为“东南亚联盟国”,从而以东南亚众国的形象逐渐融入了世界市场体系,绽放不一样的民族风采。
但经过30年的漫长改革,现在的越南仍然处于贫困的境地,尽管思想和城市建设相较之前已有巨大进步与飞跃,但仍然效果不济。而老挝的状况却比越南更为严重,可以说是发展前后的差距更大了,而造成这样的结果,也是不难看出的。
老挝处于内陆,是东南亚唯一的内陆国,与其它的海洋大国不同,而这是因为这样,老挝无法发展海上贸易和对外交流,并加强自己的海军实力,此时它就已经失去了天然的优势,再者,老挝常年受到越南的压迫,多年间作为越南的附庸和影子,同时连续的战乱也让这个本来就不富裕的国家雪上加霜,炮火将这里炸得支离破碎,最后落得这样一步田地。
小结:
成长是一个人,一个国家一直在追寻和探求的。但成长的道路里也总是布满荆棘和沙砾,因此这条不易的道路里,国家命运的车轮也总是颠簸和散乱,看着那片硝烟弥漫的焦土,满目疮痍的房屋,不尽的惋惜感慨涌上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