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7月2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曾益新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国现职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已完成了新冠疫苗接种,而且接种的都是我国国产疫苗。这充分说明了我国领导人对疫情防控工作的高度重视、对我国生产的新冠疫苗的高度信任。
此外,我国已有3个新冠疫苗被世卫组织纳入紧急使用清单,有超过个国家批准使用我国生产的疫苗,其中许多国家是把我国疫苗作为低龄儿童唯一可以使用的疫苗。
曾益新介绍,包括土耳其、塞尔维亚、柬埔寨、菲律宾、阿联酋、沙特、约旦、印度尼西亚、秘鲁、智利等在内的30多个国家的领导人也带头接种了我国生产的疫苗,这些情况都充分说明了我国疫苗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
我国新冠疫苗全程接种率为89.7%
曾益新表示,截至目前,我国31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新冠疫苗第一剂次接种覆盖率为92.1%,全程接种率为89.7%,加强免疫接种率为71.7%。
老年人接种方面,目前,我国60岁以上至少1剂次疫苗接种率为89.6%,全程接种率为84.7%,加强免疫接种率为67.3%。
中华预防医学会常务副会长冯子健表示,我国的新冠疫苗接种34亿多剂的不良反应监测数据表明,我国的新冠疫苗安全性非常好,不良反应的报告率比我们每年常规接种的疫苗还略低一些。
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感染病医学部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王福生介绍,新冠疫苗的接种,不会引起白血病和糖尿病的发生。也不会引起像有些网络信息所说的,导致肿瘤扩散,或引起抗体依赖性增强等现象。
健康报记者:
新冠肺炎疫情让我们更加意识到疾病预防控制的重要性。下一步,咱们深化医改,在提升疾病预防控制能力上有何考虑?
国家卫生健康委体制改革司司长许树强:
谢谢你的提问。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然在全球流行,病毒还在不断变异。我们在总结前期各地疫情防控处置经验的基础上,根据病毒变异新的特点,不断在优化调整防控措施,主动防、早发现、快处置,坚决落实好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
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要做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改革,我们说,这是提升我国公共卫生应急防控能力的重要举措。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已经挂牌并正式组建运行,各地也正在按照改革任务要求抓紧推进。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也是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的成员单位,下一步要继续推进机制改革创新,提升疾病预防控制的能力。
一是推动健全疾控网络、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实施基层疾控能力提升、基层疾控骨干人才培训等方面项目,支持基层疾控机构提升现场流调能力,夯实基层的防控基础。
二是推进公立医疗机构设立公共卫生科等直接从事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科室,推动各级疾控部门加强对辖区内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督导、检查和考核,创新医防协同的工作机制。
三是要推动建立稳定的公共卫生事业投入机制,细化完善激励机制,着力培养公共卫生专业人才,打造高水平的应急救治、流调溯源、卫生监督的队伍。
除了传染病,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高血压、糖尿病、慢阻肺、癌症等重大慢性病的预防控制工作也很重要。近年来,通过强化慢性病早期筛查,加强诊断救治保障服务等措施,已经取得初步成效。下一步,将继续推动健全慢性病早期筛查机制,完善健康管理的适宜技术和服务模式,持续提升慢性病预防控制能力。谢谢。
据北京市疾控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