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越南到阿富汗,苏联是如何被耗死的

军迷重演阿富汗战争

冷战时期,全球爆发了三场大规模热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阿富汗战争。

对比一下这三场战争,可以发现很多有意思的东西。

比如,战争都发生在中国的邻国,从东北、南疆到西北。

美、苏、中三国,或以主角,或以配角的形式,卷入了其中。

中国参与感呈递减趋势,朝鲜战争时,是从直接出兵作战,越南战争时,是出兵帮助搞后勤防空,阿富汗战争,秘密援助阿富汗抵抗力量。

中苏关系越来越差,差点走向战争,中美关系越来越好,从战争走向亲密。朝鲜战争时,中、苏联合抗美,越南战争时,中、苏已形同陌路,各自援助北越抗美,阿富汗战争时,中美联合抗苏。

驻阿富汗苏军

美苏争霸格局依旧,中国脱离苏联阵营,逐渐自成一家,与美、苏一起构成世界政治三极。联美反苏,是80年代中国外交斗争的主线。

值得一提的是:从年到年,这42年里,中苏关系好的时候只有11年,交恶的时候有整整29年(以年为分水岭),直到年戈尔巴乔夫访华,两国关系才实现正常化。

历史归历史,现实归现实。

01

上世纪70年代,是苏联扩张势头最猛的时候,全球兴风作浪。

在中东,它支持埃及和叙利亚发动第四次中东战争;在非洲,它与美国在“非洲之角”展开激烈角逐,利用古巴干涉安哥拉内战,支持雇佣军入侵扎伊尔(刚果金);在拉美,它利用古巴插手尼加拉瓜,策动格林纳达政变。

70年代苏联社会

在亚洲,它在中苏边境上屯集重兵,将太平洋舰队的总吨位提升到了万吨,超过了美国的第七舰队,还支持印度打第三次印巴战争。

此外,它还与越南结盟,支持越南进攻柬埔寨、控制老挝、敌视中国,驻扎在金兰湾、岘港的苏联海空军,频繁出没于南海以及东南亚海域——中越战争中,苏联海军就曾在中国周边海域搞演习,为越南打气。

70年代末,苏联更是亲自出马,入侵阿富汗,将扩张政策推向了顶点。

天下苦苏久矣。

目光聚焦中国。

从东北到西北,百万大军压境(实际上就几十万),南面越南狐假虎威,西边阿富汗战火狼烟,这三件事情的背后都是苏联,而且三件事情出现在同一时期,对中国形成了一股咄咄逼人的战略压迫感,让人不得不怀疑,这种战略包围像一张正在逐步收紧的巨网,让人坐卧不宁。

显然,以一己之力正面硬刚苏联这个超级大国,既不现实,也不明智。

越猖狂的人,敌人越多,把敌人的敌人发展成朋友,一起合作,分摊压力,才是上上策。

从年底开始,中国加大了对东南亚国家的外交力度和接触频率,如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目的就是孤立越南,间接对抗苏联在东南亚的扩张。而在此之前,东南亚国家大多与中国不友好。

同时,加强与日本和美国的关系,劝阻日本对越南提供经济援助,劝阻美国和越南关系正常化。

驻柬埔寨越军

年,美国总统卡特明确表示,只要越方还在侵略(指越柬战争),美国就会竭尽所能地鼓励各国减少对越南的援助,也不会讨论美越关系正常化,美国不但鼓励东盟国家联合对越,还将增加对泰国的军事援助。

所以,才会出现中、美以及其他国家,一起援助柬埔寨抵抗力量抗击越南军队的情形。

总之,就是联合各路反苏、反越力量,结成统一战线。

孤立、打击越南,其实就是在打击苏联——越南之所以敢挑事,是苏联在背后鼓动、输血,而苏联摊子太大,有点撑不住,要求东欧小伙伴都掏钱(经互会),还要越南自己想办法找援助。

中越战争时期中国士兵

这种战略,其实就是间接消耗战略。正面无法打击苏联,就打击苏联的小弟,让苏联买单,以消耗苏联的实力。

后来的中越战争,以及之后的两山轮战,也是间接消耗战略的典型。

只要越军在柬埔寨有大动作,中国就在中越边境上有所动作,支援柬埔寨抵抗力量。

中国大军压境,可以迫使越南维持上百万的军力,而越南经过长期战乱,经济早已崩溃,维持庞大的军力,只会让它雪上加霜,这一切高消耗,越南只能靠苏联源源不断补充,相当于间接为苏联放血。

一旦苏联撑不住,降低或者断绝对越南的援助,越南必然翻脸,两国联盟不攻自破。

二者对中国的南北包围,也就打破了。

02

同样的策略,在阿富汗战场,依然适用。

年12月24日,西方平安夜,苏军出动大型运输机架次向喀布尔国际机场和巴格兰空军基地空运多名官兵和大量武器装备,打响了阿富汗战争。

12月30日,中国发表声明,强烈谴责苏联武装入侵阿富汗的霸权主义行径,次日,外交部召见了苏联驻华大使谢尔巴科夫,要求苏联撤军,强调:阿富汗是中国的邻国,苏联武装入侵阿富汗威胁着中国的安全,这不能不引起中国人民的严重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82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