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是仅次于印尼之后的东盟第二人口大国,是仅次于印尼之后的东盟第二大岛国,但是就综合军事实力来看,菲律宾距离“东盟老二”的位置却有很大的差距。
就连弹丸之地的新加坡,除了在兵力人数上稍微少于菲律宾之外,其装备性能、武器现代化水平、部队战斗力都在菲律宾之上了。
那么菲律宾的军事实力究竟低到什么程度呢?
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惨不忍睹。
我们知道,菲律宾人口数量约有1.11亿人,是东南亚地区继印尼之后第二个人口超过1亿人的国家,按理说菲律宾拥有如此庞大的人口规模,其兵力少说也有几十万之众吧。
但实际上,菲律宾的武装力量规模总计只有11万人左右,与第一人口大国印尼保有的近50万兵力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就连土耳其和伊朗这两个只有万人的国家,兵力也超过了60万人。
这种小规模的武装部队,直接决定了菲律宾的军事实力,仅在自己境内打游击战可以,若是与域外军事大国开打,只有吃亏的份,连打阵地战和持久战都不够格。
而菲律宾之所以会保持较低的武装规模,又与它的经济水平有很大的关系。
纵观东盟十国的GDP体量,印尼排在第一,菲律宾只能排第四,落后于泰国和新加坡,GDP体量约有亿美元,真正投入到国防领域只有30亿美元左右。
这点钱既要支付部队的日常训练生活,又要支付官兵每月的津贴,还有用于武器装备的现代化水平改造,怎么够呢?!变相地扼杀了菲律宾扩充军备的企图,那么它想扩大兵力规模、搞武器研发、对外采购装备就成了空谈。
以至于菲律宾海陆空三军的武器绝大部分都是上世纪的老爷级装备,现代化水平非常低,跟菲律宾现有的国家地位完全不匹配。
就拿菲律宾海军来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它给自己的定位就是一支主要执行反叛乱且以岛屿作战为主的近岸海军。由于手头拮据,拿不出多余的资本,只能靠接收西方友好国家的二手退役舰船补充到自己的海军队伍里。
比如在年菲律宾从美国手里获赠了一艘海岸警卫队退役的“汉密尔顿”级巡逻舰,它的排水量高达吨,是菲律宾海军自建军以来所拥有的最先进、吨位最大军舰,对此菲律宾如获至宝,拿过来当护卫舰使用。
可实际上,美国的“汉密尔顿”级巡逻舰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军舰,就是一艘行政执法船,如同中国的海监船一般,其威力最大的武器就是一门76毫米舰炮和2门25毫米速射炮,要是在海上跟正儿八经的军舰打起来,完全就是活靶子,毫无战斗力可言。
不过,从年起,菲律宾海军才迎来了历史性的突破。
因为年7月和年3月,菲律宾花了3.6亿美元从韩国那里采购了两艘何塞·黎刹号护卫舰和安东尼奥·卢纳号护卫舰先后全部入列,使得菲律宾不仅有了史上第一艘具备导弹攻击能力的护卫舰,更是第一次拥有了舰对舰导弹和舰对空导弹。
两艘护卫舰的服役,标志着菲律宾海军正式摆脱了装备陈旧的状态,开启了海军现代化装备的序幕。
话又说回来,两艘护卫舰确实能提升菲律宾海军的战斗力水平,但是无法改变它在未来海战中处于劣势的困境,只能视为其在海战中对防御和作战有了一定的选择余地。
毕竟一支没有驱逐舰、没有潜艇、没有登陆舰,只有2艘现代化护卫舰的海军队伍,是无法承受一场大规模海战的。
菲律宾的空军力量相比海军来说,也是半斤八两。
能作战的主力战机中,菲律宾空军只服役了2种,一种是从美国引进的OV-10“野马”轻型攻击侦察机,还是年开始服役的“老年机”,作战效果有限;另一种就是花了3.2亿美元从韩国采购的12架FA-50第三代轻型战机,算是它比较先进的战机。
FA-50战机可发射短程空对空导弹、空对地导弹,让菲律宾有了打空战的可能,只是在很多国家都服役美国F-16战机的背景下,菲律宾的空战优势并不明显,FA-50战机的数量和性能成为最大的掣肘。
相比缅甸和越南、马来西亚服役有苏-30战机;新加坡和印尼、泰国服役的F-16战机,菲律宾空军仍居后位,也就比柬埔寨、老挝、文莱等国家稍强一点。
所以,菲律宾综合军事水平在东盟国家中,仅处于中间靠后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