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是中国志怪古籍,大体是战国中后期到汉代初中期的楚国或巴蜀人所作。传言不是一人所著,说白了就是拼凑的。有真实,有传说,包罗万象。起始位置不可探究,近来根据美国的一位地理杂志记者的研究发现,美国在很多地形竟然与三海经部分描述完全一致,那就不得不讨论讨论,大陆曾经或许就是一个整体,甚至,不止地球这一部分。话不多缀,直入正文。
山海经南山经之首曰鹊山。其首曰招摇之山,临于西海之上。
解释:如果我们定一个中心的话,南山经就是记录这个中心往南开始的一些地理、人文等。中心往南第一个山系叫鹊山山系(那就是说,这是一个山脉,不是单单的一个山峰或山丘。),这个山系的第一座山叫招摇山(不知道这是不是以什么大人物命名的)。很多人都猜这可能是现在广西的猫儿山,最后一句很简单,这个山的西边就是西海。这个山在西海岸边。
插图猫儿山(位于桂林)多桂多金玉。有草焉,其状如韭而青华,其名曰祝馀,食之不饥。
解释:这个地方长了很多桂树,桂树这种树木属于乔木,能高达14米。原产于喜马拉雅山脉东段。印度、尼泊尔、柬埔寨也有分布。现四川、云南、广东、广西、湖北等省区均有野生。那么就可以知道,南山经的起始位置可以定在这几个省份(假如以中国为山海经起点的话),然后根据楚国或者巴蜀(四川)的地图也可以窥得。多金玉,就是这个地方有丰富的金属矿石和玉石(广西、云南、四川均是多矿多玉石)。后边又说,有一种草,长得像韭菜,却开青色的花朵,叫祝馀,能吃。(据说可能是黑花韭或者叫野韭菜。散瘀止痛,拔异物,止痒。主治跌打损伤,刀枪伤,异物入肉,漆疮,荨麻疹,疟疾,牛皮癣。)
桂树野韭菜有木焉,其状如榖而黑理,其华四照。其名曰迷榖,佩之不迷。
解释:有一种树木,叫迷榖,表示它的形状像构树,但是呢,它的光华照耀四周,查了很多可能的树种(橡树,栎树,棕榈,铁树等,最后觉得像合欢树)。很多种说法是说佩戴迷榖就不迷失方向。本人倒是觉得,是佩戴后有提神醒脑的作用,不迷作不迷糊之意。(合欢:性喜光,喜温暖,耐寒、耐旱、耐土壤瘠薄及轻度盐碱,对二氧化硫、氯化氢等有害气体有较强的抗性。合欢花含有合欢甙,鞣质,解郁安神,理气开胃,活络止痛,用于心神不安、忧郁失眠。治郁结胸闷,失眠,健忘,风火眼,能安五脏和心志,悦颜色,有较好的强身、镇静、安神、美容的作用,也是治疗神经衰弱的佳品。)
合欢树会持续更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