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亡的西哈努克中国愿意收留他,他复国后是

白癜风偏方有效吗 http://m.39.net/pf/a_4564815.html

历史上有诸多人生前后反转极大的人物,比如明朝崇祯帝,前一刻是九五之尊,后一刻却变成手下败将吊死煤山(今北京景山)。现代社会,因为国际关系的急剧变动,国家官员被迫流亡海外的例子屡见不鲜,柬埔寨国王西哈努克便是其中之一

西哈努克的一生跌宕起伏,出身柬埔寨贵族顺理成章成为国王,赶走法国殖民者,却又“还位”父亲。出访北京,国内意外发生震荡,只得暂留在北京。顺利归国,与中国结下深刻友谊,并多次回报我国。如此曲折的人生历程,西哈努克是如何应对,又是如何和中国结下深刻友谊的呢?

一、出身贵族,赶走法国

柬埔寨历史其实和中国很像,经历漫长的封建时期以后,却在近代遭受西方殖民者入侵,最终沦为法国殖民地。西哈努克作为柬埔寨贵族后代,正是在这样动荡的年代出生的。

西哈努克身上流淌着柬埔寨王室血脉,并且是两大家族之后。年,西哈努克正在西贡(今越南胡志明市)留学,法国殖民者认为西哈努克年幼好控制,便力主拥护西哈努克成为柬埔寨国王。西哈努克少年志满,一直致力于推翻法国统治,实现国家独立。

可惜尚未打败法国,柬埔寨又被日本占领。赶走日本殖民者以后,一方面法国卷土重来,对柬埔寨虎视眈眈;另一方面,越南也在试图侵犯柬埔寨。迫于越南压力,西哈努克只得暂时承认法国在柬埔寨驻军,但却一直未曾停止柬埔寨独立。

经过漫长的奋斗,柬埔寨终于在年走向独立,法国从柬埔寨撤军。至此,柬埔寨才最终摆脱殖民者统治,成为拥有独立主权的国家。但在此时,西哈努克却有了一个惊人举动,宣布退位于父亲,不再担任柬埔寨国王。

不担任国王并不意味着西哈努克退出柬埔寨政坛,西哈努克随后参加柬埔寨选举,成为国家首相。但此时危机已经悄然来临,西哈努克将度过他一生最大的难关,却也是在逆境中一份珍贵的友谊。

二、流亡北京,重回祖国

年,趁着西哈努克访问苏联,柬埔寨国内发生巨变。前首相朗诺联合副首相(西哈努克表兄弟),快速掌握柬埔寨大权,西哈努克只得被迫流亡。柬埔寨国内发生的一切,都和美国息息相关。

当时正值越南战争,美国认为西哈努克亲近北越,便一直试图扶植柬埔寨国内的亲美势力。朗诺恰好和西哈努克有隔阂,美国因此暗中和朗诺取得联系,支持朗诺。西哈努克访问苏联,朗诺借此“良机”行动,致使西哈努克有家难回。

西哈努克该去往何处?在危急时刻,是中国政府向西哈努克提供避难所。西哈努克从苏联飞到北京,总理亲自去机场迎接,自从来到中国,西哈努克一待即是五年。

朗诺掌握柬埔寨政权以后,柬埔寨还是未能逃脱战乱和饥饿。柬埔寨人民自然而然地想到西哈努克,他们迫切需要励精图治的西哈努克。在中国政府以及柬埔寨人民的支持下,西哈努克终于回到阔别五年之久的柬埔寨。

回到柬埔寨的西哈努克,早已失去大权,其家眷多次面临生死威胁。中国有一句古话,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西哈努克在柬埔寨卧薪尝胆,在年重新当选为柬埔寨国王。再次成为国王的西哈努克,一直励精图治,柬埔寨人民摆脱饥饿,经济也走向腾飞。

中国在西哈努克无家可归之时,选择收留而不是落井下石。中国在西哈努克回国以后,仍旧选择暗中帮助。对于西哈努克而言,中国早已成为他的老朋友,值得信赖一生。而西哈努克一直也未曾忘记中国人的恩情,一直试图回报中国,他一直以老朋友自居回报中国人民。

三、回报中国,友谊长存

成为国王以后,西哈努克一直推进中国和柬埔寨之间的友好交往,两国之间的往来日益密切。在西哈努克和中国政府的努力下,两国领导人经常相互访问,开展全方位合作。年,西哈努克携夫人参加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阅兵。

年,年迈的西哈努克选择辞去国王职务,由其子继承王位。西哈努克早已视北京为第二故乡,因此西哈努克在退位后,选择回到北京。再次回到北京,西哈努克便一直生活在中国,直到年去世。

去世以后,西哈努克的棺椁从北京运至金边,西哈努克王魂归故里。定居北京期间,西哈努克先后参加过园艺博览会、中国申奥相关活动,他与中国的友谊赢得世界赞叹。西哈努克去世以后,中国多方面举行哀悼活动,牢记和珍重这份逆境中的友谊。

北京在西哈努克人生中占据着独特地位。在他流亡期间,北京成为他的避难所,他在北京衣食和安全无忧,才能开展一系列复国行动。退位以后,西哈努克选择再次回到北京,选择在北京安度晚年,这是西哈努克对北京和对中国人民的情谊。

西哈努克的一生,出身贵族又遭遇人生磨难,一生起起伏伏堪称传奇。西哈努克和中国人民的友谊,他们之间的彼此付出,以及西哈努克回国后对中国的回报,都让中国倍感珍惜开心。西哈努克去世后,北京各地降半旗纪念这位老朋友,表现出最崇高的敬意。

总结

正是因为中国人民在西哈努克困难时期施以援手,正所谓“锦上添花容易,雪中送炭难”,才能和中国建立深厚友谊。西哈努克回到柬埔寨以后,仍未忘记中国人民,晚年选择定居北京,最终也在北京逝世。

中国作为礼仪之邦,在逆境期间一直帮助收留西哈努克。感情都是相互的,西哈努克晚年也一直在回报中国。国家以至于普通人之间的交往恰是如此,需要相互付出,单方面付出只会引发不平衡心理,导致关系破裂。

西哈努克和中国人民的例子也在告诉世人,中国愿意对朋友施以援手,值得全世界信赖。即使时间流逝,西哈努克和中国的友谊铭刻于历史长河。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371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