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中国商报」
世界三大贸易协定之一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自今年1月1日起正式生效,这标志着全球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自由贸易区正式启航。当天,中国贸促会及地方机构签发首批份RCEP原产地证书,深圳海关迎来RCEP协定生效后全国首票进口货物。
据了解,RCEP生效不仅对成员国之间的贸易、投资,经济发展带来多重积极效应,而且还有利于进一步稳定我国外贸外资基本盘,推动产业提质升级,激发市场活力,并对我国企业和消费者带来多重利好。
全球最大自贸区落地
8年前,由东盟发起,包括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东盟十国共15方成员共同制定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随着年零点钟声响起,RCEP对文莱、柬埔寨、老挝、新加坡、泰国、越南、中国、日本、新西兰和澳大利亚10国正式生效。韩国也将于2月1日加入到生效实施中。
RCEP是全球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自贸协定。除了首次与日本实施关税减让安排,中国与其他成员国在此前已有双边关税减让安排的基础上,新增部分降税产品。
RCEP将为区域带来新的市场机遇。成员国之间实施关税减让有助于促进区域内贸易投资增长,提升区域经济一体化水平,促进区域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融合。同时,有利于发挥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主动参与全球产业链重塑,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零关税,是协议生效后的一个重要变化。1月1日起,我国与东盟、澳大利亚、新西兰之间的立即零关税比例将超过65%;与韩国相互之间立即零关税比例将达到39%和50%;与日本是新建立自贸关系,相互立即零关税比例将分别达到25%和57%,最终,86%的日本出口至中国的产品将实现零关税,同时中国出口至日本88%的产品将享受零关税待遇。在此基础上,RCEP成员将通过10年左右时间基本实现90%的产品享受零关税。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发布的《RCEP对区域经济影响评估报告》模拟结果显示,到年,RCEP将使中国出口和进口累计增量达亿美元和亿美元,经济福利累计增加亿美元,带动区域出口和进口累计增量规模达亿美元和亿美元,区域经济福利累计增加亿美元,为本地区和全球经济增长注入强大动力。
给企业和消费者带来好处
RCEP生效将给包括中国在内的区域内企业和消费者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例如,降税完成后,中国从东盟进口的椰子汁、菠萝制品、纸制品,从日本进口的电磁炉、电烤箱以及大部分机械设备、仪器仪表、汽车零部件,都将逐步免除关税。同时,中国对日本出口的机电产品、仪器仪表、纺织服装、部分水产品和蔬菜等也将逐步享受零关税待遇。通过RCEP关税优惠安排,区域内企业能够显著降低生产成本,消费者能够享受到更加质优价廉的产品。
在服务贸易方面,RCEP成员国总体上均承诺开放超过个服务贸易部门,涵盖金融、电信、交通、旅游、研发等,并承诺于协定生效后6年内全面转化为负面清单,进一步提高开放水平。跨境电商、互联网金融、在线办公、在线教育、在线问诊、网上交易会等新业态新模式将迎来更大发展机遇,也将为本地区人民生活带来更多实惠和便利。
在原产地规则方面,RCEP成员国企业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其他成员国原产材料,均可视为本地的原产材料,从而可以累积增加原产价值成分比例,使成员国间出口产品更容易达到享受关税优惠的门槛。比如,中国一家企业生产的冰箱出口到东盟国家,生产中使用了韩国产压缩机等零部件,超过整机价格的60%,如果适用中国—东盟自贸协定,由于未能满足规定的区域价值成分超过40%的原产地标准,出口到东盟不能享受优惠关税。但在RCEP项下,韩国产压缩机可视为区域原产材料累积价值,在中国组装的使用韩国产压缩机的冰箱出口至东盟,就可以享受优惠关税。RCEP原产地累积规则将有力推动区域内生产成本最小化和贸易效率最优化,有利于加强区域内产业链供应链合作,也将有力提升区域内消费者的获得感、幸福感。
1月1日当天,中国贸促会及地方机构签发了首批份RCEP原产地证书,涉及全国12个省市的69家企业。这批原产地证书主要涉及纺织品、化工产品、医疗产品、食品等,出口目的国包括日本、澳大利亚等已生效成员国,涉及出口金额万美元,预计减免关税18万美元。
促进与东盟贸易发展
中国与RCEP成员国贸易额占中国贸易总额约1/3,这些国家均是中国重要的经贸伙伴,其中东盟、日本、韩国分别是中国第一、第四、第五大贸易伙伴。中日两国首次达成自贸安排,双方在机械装备、电子信息、化工、轻工纺织等多个领域相互大幅降低关税,特别是明年中国对日本出口57%的税号产品将立即实现零关税,对贸易的促进效应明显。
从贸易便利化角度看,各成员就海关程序、检验检疫、技术标准等作出了高水平承诺,特别是承诺尽可能在货物抵达后48小时内放行,对快件、易腐货物争取在抵达后6小时内放行,将有利于提升物流通关效率,促进出口增长。从电子商务角度看,各方承诺促进“无纸化贸易”,承认电子签名的效力,为网络交易的开展提供了制度性保障,这些将有利于企业借助跨境电商平台扩大出口。
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执行理事长、中国—东盟首席商务专家、RCEP产业合作委员会主席许宁宁表示,RCEP对服务贸易和投资贸易,有许多便利化、自由化的条款和内容,对推动中国—东盟合作非常有利。随着协议正式实施,中国和东盟之间的合作,会在以往自贸协定框架的基础上,获得更多市场深度融合机会。特别是在相互投资方面,为企业提供更多自由化便利化的制度基础,这也是中国与东盟进一步深化供应链、提升坚韧度的重要基础。此外,RCEP的实施将有利于中国与东盟的行业对接和产业合作,双方有望实现以开发优势互补、产业升级为导向的积极对接。
(陈辰)
链接〉〉〉
RCEP生效首周青岛企业享红利
本报记者陈虹余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实施首周,青岛海关共为批出口货物签发RCEP原产地证书,与RCEP其他成员国间享惠进出口货值1.67亿元,相关企业可享受国内海关和出口目的国海关RCEP关税减让84.6万元。
“这次报关进口的是一批日本原产的纺丝整理剂。RCEP生效后,凭借原产地证书我们就能够少缴进口税款约1万元。”烟台泰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业务经理李晓辉表示。
为促进外贸企业抢抓RCEP开放新机遇,青岛海关在协定生效之前就联合山东省贸促会等单位在全省范围内开展自贸协定原产地管理提升年活动,原产地签证机构采用“线上+线下”等方式,举办了期RCEP政策宣贯会,培训人员超1万人次。海关还联合相关机构围绕对日本贸易等重点领域,对家相关企业靶向推介RCEP政策,指导企业提前谋划开拓海外市场。
据青岛海关关税处一级高级主管姚勇介绍,从与RCEP其他成员国间贸易结构分析,山东享惠RCEP的进口货物主要集中在装备制造、新材料等行业所需的零配件和原材料,享受RCEP成员方关税减让的出口商品主要集中在化工品、纺织服装、塑料制品和农产品等方面。
下一步,青岛海关还将会同商务、贸促等部门,加大对重点企业、行业的政策推介力度,不断探索自贸协定原产地签证新模式、新机制,提升企业享惠自贸协定便利化水平,促进RCEP政策红利充分释放,助力山东外贸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