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弄村位于柬埔寨首都金边以南60公里处的茶胶省巴提县。尽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中柬友好扶贫示范村项目于年1月底在此启动。中国和平发展基金会驻柬埔寨办事处主任张要武介绍,该项目是中外民间组织携手在海外开展整村扶贫项目建设的第一例,将借鉴中国40多年的减贫经验,立足本地实际,依靠当地政府、社会组织和私营部门,努力把达弄村建设成为象征中柬民间友谊的扶贫示范村。
▲中国扶贫基金会国际爱心包裹项目在柬埔寨启动(图源:中国新闻网)
达弄村共户人,是所在乡规模最小、人均收入最低的一个村。村中水利设施缺乏,经常受到旱涝灾害的侵扰,许多村民生活十分困难。经过反复考察和对比,基金会将达弄村确定为扶贫对象,计划出资万元人民币,用3年时间帮助建设乡村道路,改善教育和医疗条件,为村民提供清洁饮用水,开展技能培训,发展养殖、畜牧业等民生项目。
达弄村并不是中柬合作整村扶贫的第一个项目。历时三年、由四川省扶贫开发局项目中心在柬埔寨干丹省的两个村实施的“东亚减贫合作倡议”柬埔寨项目,已于年底顺利完成验收,圆满达成预期目标。张要武曾多次走访该扶贫项目,并与专家组座谈,从中吸取了诸多宝贵经验。他表示,要通过人力、物力、财力的“输血”,增强达弄村民众自力更生、勤劳致富的能力和自信,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提高自身“造血”能力,将达弄村打造成柬埔寨村庄发展的典范。
中国和平发展基金会自成立以来,已经在20个国家开展了60多项惠民项目,具有丰富的对外援助和民间交流工作经验。年起,基金会与柬埔寨政府各部门以及社会组织合作,在多地合计投入万美元,开展了医疗、教育、水利等10多项规模较大的民生合作项目。达弄村扶贫项目是其中规模最大的一个。此次与基金会合作的柬埔寨民间社会组织联盟论坛旗下拥有多家活跃于各领域的非政府组织,是柬埔寨民间组织的一艘“航母”。两个民间组织强强联手,将在该项目中扮演主要角色。
张要武介绍,与政府间合作不同,民间组织合作有着诸多优势。首先,项目运作更加灵活高效。年10月,两家组织签订了合作协议,成立了中柬联合项目管理办公室,下设运营处和督导组。双方分工明确,责权清晰,决策灵活,合作与监督并行不悖。相较于政府部门而言,民间组织更加接近群众、了解群众,可随时根据市场等因素的变化,对项目作出及时合理的调整。
其次,有利于促进民心相通。开展合作扶贫的目的之一是促进两国民间友好交流,为两国关系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柬埔寨有大量活跃于民生公益领域的民间组织,它们熟悉柬埔寨国情、社情、民情,与民众沟通顺畅。项目一经启动,即有多家当地民间组织入村开展工作,向民众传递来自中国的友好信息。
再次,项目更加公开透明。公开公正透明是民间组织的生命线,参与项目的当地民间组织在这方面有较强的规范意识和自我约束。项目从设计到落实的全过程,均须接受中方、柬地方政府和村民代表的共同审计和监督,相关账务也需要定期公布,所有项目都会通过招投标进行。
在激发柬方脱贫致富内在动力的同时,中方也将根据实际情况和柬方需求,及时提供可资借鉴的中国经验和来自中方的支持。“未来我们计划邀请中国扶贫专家来柬指导,也将邀请柬方人员赴华考察,了解中国的成功做法。此外,柬埔寨大量的华人华侨和中资企业也是可以帮助柬埔寨脱贫的重要资源。”张要武表示,他正积极接触各类中资机构和企业,希望汇集各方智慧和力量,共同打造中柬友好扶贫示范村项目。
“我们希望通过达弄村项目,充分发挥民间组织的优势,深入民众,广泛合作,积累经验,努力探索出中国海外扶贫的新模式。”张要武说。
独家丨国研中心丁一凡:“一带一路”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和地区差异
观察丨中国援助项目显成效,老挝贫困村庄换新貌
独家丨外媒丨学习中国经验,巴基斯坦拉沙卡伊特别经济区能否成为下一个浦东?
来源丨中国新闻网
责编丨林徽东 监制丨李申
投稿/纠错:news
yidaiyilu.gov.cn加入我们:hr
yidaiyilu.gov.cn本文版权归“中国一带一路网”所有
转载请留言
海外项目百科丨独家丨布图卡学园:培养中国和巴新友谊的薪火传人
独家丨专访丨中国人民大学戴稳胜:人民币国际化,不会像美元一样脱实向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