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乡广东全球经济体量和发展潜力最大的自贸

治疗皮肤病最好医院在哪里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306/6083934.html

全球经济体量和发展潜力最大的自贸区正式成立

粤“秒签”中国首批RCEP原产地证书

1月1日零时,深圳皇岗口岸迎来RCEP协定生效后中国国内首票进口货物。张光岩张孟摄影报道

“刚发送了一份RCEP原产地证书申请,秒过,太快了!”年1月1日0时许,伴着新年的钟声,南亚塑胶工业(广州)有限公司关务主管邓冠宇收到了一份大礼——他们获得广州海关开出的中国国内首批《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简称“RCEP”)项下原产地证书。“我们全年向RCEP成员国出口万美元的塑胶制品,办理RCEP项下原产地证书后,每年可节约税收成本约万元人民币。”

原产地证书被称为商品流通世界的“身份证”,是各国根据相关的原产地规则签发的证明商品原产地——即货物的生产或制造地的一种具有法律效力的证明文件,也是企业在境外享受关税减让等优惠待遇的凭证。

RCEP由东盟十国发起,邀请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共同参加,通过削减关税及非关税壁垒,建立起自由贸易统一市场。1日起,其对文莱、柬埔寨、老挝、新加坡、泰国、越南等6个东盟成员国和中国、日本、新西兰、澳大利亚等4个非东盟成员国正式生效,意味着全球经济体量和发展潜力最大的自贸区正式成立。

当前,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交织。RCEP推动区域内90%以上的货物贸易实现零关税。“这将强化区域产业链、供应链集聚效应,是中国对外开放‘新的里程碑’,为世界与中国的互利共赢带来新机遇。”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国际经济贸易中心主任陈万灵说。

外贸大省广东与RCEP成员国的经贸合作基础深厚。据海关统计,年前11月,广东与RCEP国家进出口总额2.1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9%,占同期全省外贸总额的28.2%。

“广东与RCEP成员国的产业链将进一步优化。”广东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分析,纺织服装业、轻型制造业迎来新的机遇期,汽车、跨境电商行业将享受新一轮利好,铁矿石、港口航运、物流、机械等行业将持续受益,交通与通讯、农产品等行业或吸引更多外资。

为抢喝改革红利“头啖汤”,广东早已做好准备:实施贸易高质量发展十大工程,推动跨境电商综试区全省全覆盖,推动广州发布全国首个RCEP跨境电商专项政策……一系列措施持续落地,引导企业用好用足政策,推动贸易高质量发展。

“RCEP生效后,广东将更高效连接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更有力打造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说。(昌道励陈晓黄舒旻柳时强王彪)

广东侨村

梅州市大埔县百侯镇侯南村

百侯牌坊

海源楼

企南轩

大埔县百侯镇侯南村是梅州市著名侨村,建村于宋代,人文积淀厚重,古今名人辈出,特色民居众多,民俗文化突出,文化底蕴深厚、古村落建筑保存完整,境内有广东汉乐、鲤鱼灯舞、五鬼弄金狮、龙珠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大埔县百侯镇的核心区所在。全村总面积约9.4平方公里,总人口人。侯南村素有“华侨之乡”美誉,旅外乡亲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北美、澳洲等地。

该村的建设和发展,一直离不开旅外乡亲不忘初心、情系乡土的无私奉献。杨增蕴、杨鸿耀夫妇、杨澄隆等海外乡亲累计捐资一亿多元支持家乡公益事业,其中捐资百万元以上者多人,兴修兴建了百侯镇中心卫生院、百侯镇中心小学、村委会、村级主干道等系列项目。(文/图宗禾)

图说侨乡

粤港澳大湾区重点项目南沙港铁路建成通车

南沙港铁路首发列车 黄诗伟 摄

首发仪式航拍现场黄诗伟摄

12月31日16时许,随着一列满载粮食、木材、卷钢等货物的集装箱班列从南沙港站驶出,标志着由中铁二十五局等单位参建的粤港澳大湾区重点项目——南沙港铁路建成通车,货运功能正式开启。

作为首条进入南沙自贸区境内的客货双线铁路,南沙港铁路也是珠三角西部货运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成后将成功打通南沙自贸区陆海联运“最后一公里”,构建形成港口、铁路、公路多式联运的立体运输网络,对于建设以南沙港为核心的陆海联运大通道、打造海上丝绸之路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支点、建设南沙自由贸易港、提升广州航运枢纽功能、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郭军蔡敏婕邓联旭摄影报道)

湛江红树林面积逆势增长成“候鸟天堂”

被称为世界湿地恢复成功范例

正值深冬,港城湛江依旧温暖,最早一批北迁候鸟已在此扎根了两月有余。在廉江市高桥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渔民撑小船缓缓而过,惊起栖息于红树林中的成群候鸟。鸟儿翩然飞舞,嘤嘤啭啭,雷州半岛沿海海岸俨然成了“候鸟天堂”。

近年来,湛江红树林造林面积达多公顷,在全世界红树林面积逐年递减的趋势下,湛江红树林面积却逆势递增,被国际湿地专家称为世界湿地恢复的成功范例。林露顾大炜林广旋摄影报道

海底“鹊桥会”穿越狮子洋

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下穿狮子洋输水隧洞”顺利贯通

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下穿狮子洋输水隧洞”顺利贯通。粤水轩摄

1月2日,记者从广东省水利厅获悉,国家重大水利工程、粤港澳大湾区重要民生项目——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取得新进展。该工程“下穿狮子洋输水隧洞”日前顺利贯通,工程圆满完成全年建设与投资任务。

珠三角素有“地质博物馆”之称,尤其是在珠江口狮子洋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异常复杂。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在此区域的输水隧洞长约6.6公里,其中狮子洋隧洞长约3.2公里,最大埋深近60米,沿线还有多条狮子洋断裂带,面临线路埋深大、围岩透水强、海底换刀难等多重挑战,施工难度在国内乃至世界水利行业实属罕见,需要攻克诸多技术难题。

历经天地下掘进,承担穿江过洋重任的“粤海37号”盾构机,终于在元旦前夕顺利抵达海鸥岛接收井,与另一台下穿莲花山水道的“粤海36号”盾构机实现海底“鹊桥会”,打通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隧洞掘进关键一环。

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由一条干线、两条分干线、一条支线、三座泵站和四座调蓄水库组成,工程全长.2公里,设计年供水量17.08亿立方米,总投资约亿元,施工总工期60个月。据介绍,此次“下穿狮子洋输水隧洞”的顺利贯通,标志着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进程已过半,为工程年底提前建成通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接下来,该工程将加快推进全面贯通、全面衬砌施工,目标直指全面建成通水。工程建成后,将实现从西江水系向珠三角东部引水,解决广州、深圳、东莞等地生活生产缺水问题,并为香港等地提供应急备用水源,为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战略支撑。(李赫)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2541.html